坤舆万国全图》一张明代的世界地图这是一张曾经被遗忘的世界地图。它与今天的世界地图如此相像,以至于让人不敢相信它绘制于 400 多年前的明代。更令人惊讶的是,它刊行于中国,而不是当时刚刚经历过地理大发现的欧洲。“欧罗巴”、“亚细亚”、“地中海”、“大西洋”、“尼罗河”等地理名词的汉化,在这张地图上早已完成。“地球”这两个字第一次被用来形容我们所身处的世界。这是当时地球上最为精确的世界地图,但吊诡的是,在其诞生两百多年以后,似乎没有人知道它的存在,以至于鸦片战争爆发后,道光皇帝还要向他的大臣问道:英国在哪儿?利玛窦的礼物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终于获得了进宫的机会,他要给大明万历皇帝的自鸣钟上发条。几天前,他为皇帝朱翊钧进献了诸多“新鲜”玩意儿,自鸣钟、圣像、十字架、玻璃三棱镜等等。朱翊钧对其它东西不感兴趣,对自鸣钟倒是情有独钟,可惜不到几天,自鸣钟就停止了转动,原因其实很简单,发条走完了。但皇帝朱翊钧以为它坏了,只能把他的进献者找来。于是,利玛窦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走进紫禁城的欧洲人。在教会了皇帝如何给自鸣钟上发条之后,他又献给了皇帝一份更为隆重的礼物——一幅长 3 米,宽 2 米的世界地图,由 12 个类似屏风的长条拼成。在这幅地图上第一次出现了如今我们熟悉的一些汉语名词,如“亚细亚”、“欧罗巴”、“大西洋”、“罗马”、“古巴”、“地中海”、“尼罗河”等等。更为惊人的是,这幅地图与我们如今所熟知的世界地图在总体样貌上相差无几。传入日本并经抄绘、上色的《坤舆万国全图》此时是明万历三十年,也就是 1602 年,距离麦哲伦完成环球旅行已经过去了 80 年。当时欧洲最为精确的地图是 1570 年的《奥特里乌斯世界地图》,而利玛窦带来的这幅地图居然有将近一半的地名是奥特里乌斯地图所没有的——这幅地图并不是对欧洲世界地图的照搬照抄,而是结合了中西最先进的地理研究成果,堪称当时世界上最为精确的世界地图。这幅地图被西方称为“不可能的黑郁金香”,意指这幅地图稀罕如黑色郁金香,因为以当时的测量技术来看,出现这样精确及详细的地图显得不太科学。再来看看它的绘制者利玛窦是何方神圣。利玛窦,意大利马切拉塔人,19 岁加入耶稣会,为了更好地传教,他广泛涉猎了各个领域的知识,包括数学、天文、医学、绘画、音乐、机械等等。明万历十年(1582年),利玛窦抵达澳门,经多番请求,广东总督邀请其进入辖区首府肇庆展现欧洲丰富的文化与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