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题VIP免费

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题_第1页
1/6
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题_第2页
2/6
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题_第3页
3/6
1/10精品文档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题论述类本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2015 高考语一轮)[共 18 分]一、阅读下面的字,完成 1-3 题。(9 分,每小题 3 分)城中水景城市景观中不可无水。即使不傍河海,亦无湖泊,或虽有河湖,但某些大的建筑物与公众共享空间却离那些自然水域颇远,那么,以人工力量营造小规模的水景便成为必要的了。中国古典建筑的庭院乃至园林的布局中极少有喷泉的设置,是由中国与西洋不同的化心理所决定的。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黄河之水天上,奔流到海不复回”不仅是诗,也是理。中国的地势总体而言是朝东倾斜,因此在经济、化一贯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人们认为水的存在常态一是“泻”,一是“平”。而中国化中影响最大的儒家化与道家化都强调顺应事理天意,故而在中国古代的诗词曲赋中,存在着大量咏赞瀑布与平湖的句,以水的自然泻落与若镜映物为美:“日照香炉生紫烟……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秀出南斗旁……影落明湖青黛光”等等。“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此为大景;“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这是小景。总之绝少歌咏赞叹水的上喷蹿跳。精品文档2/10精品文档3/10陈仕彬山水画,从真正诞生之时起便与中国哲学中最核心的“道”的精神紧密相连。儒家的道德感悟是与山水连在一起的。《礼记•中庸》云:“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正是以山高水长形容仁爱之道。同时,“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所以,孔子心目中的理想境界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道家哲学更是崇尚自然山水。在这4/10精品文档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心灵相照、气息相通的所谓“天人合一”的关系。而庄子心目中的神人居“藐姑射之山”,“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则更是一种心游万仞的自如之境。老庄哲学,成为中国山水画最重要的哲学基础,历代山水画家几乎无一不受其影响。将空理与山水融合起进行阐发更是中国佛教和禅宗的一大特色。佛教徒们“性好山泉,多处岩壑”(《高僧传》)。建于深山之中的寺庙已经成为中国山水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对山水的亲近不仅有利于僧人们的修悟,也是他们具有较高审美感受力的表现,于是中国山水画史上便有了王维和诸多卓越的画僧。透过对儒道释哲学与山水关系的简单梳理我们不难看出,三者对山水的态度有着本质的相通之处,即都乐于从山水中得到审美愉悦,并且将山水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