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毒民回归社会之难在被标签VIP免费

毒民回归社会之难在被标签_第1页
1/7
毒民回归社会之难在被标签_第2页
2/7
毒民回归社会之难在被标签[摘要]吸毒人群是一群有故事的的人群,他们从初次吸毒到成瘾,直至被公安机关抓获送去强制戒毒,到走出戒毒所重新再社会化,以至于再次复吸,循环往复,每个人都很多曲折而生动的故事。他们是社会中的病人,尽管有时他们有一些偏激的看法,但他们的内心仍有融入社会的愿望。而我们所关注的,不仅仅是他们曲折而生动的故事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行为背后的动因。本文将主要从社会心理学视角来了解吸毒者的心理特征,从标签理论入手来分析吸毒者戒毒难及一再复吸的原因,最后运用社会工作的介入方法帮助吸毒者回归社会。[关键词]吸毒;社会心理;复吸;标签理论;社工介入前言吸毒是指采取各种方式,反复大量地使用依赖性潜力的物质,这种使用与医学治疗目的无关,其结果使滥用者对该物质产生依赖状态,迫使他们无止境的追求使用,由此造成健康损害并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甚至政治问题。国际上称为药物滥用。[1]据《2005年中国禁毒报告》显示,我国现有的68万“毒民”每年仅吸食海洛因就要吸掉390亿人民币。而每年国家用于禁毒的费用则高达20亿到50亿人民币。吸食冰毒、摇头丸、大麻等新型毒品的人数有所增加,毒品的种类呈现多元化,尤其在青少年中这个问题更为严重。[2]据公安部门调查,2003年,我国内地累计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到105万人,同比上升11%,其中74.3万是35岁以下的青年,占72.2%。近年来,学术界普遍认为吸毒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脑疾病,提出心理社会因素是导致吸毒的重要原因[3]。国内外学术界对吸毒原因、行为、后果的研究如贝克尔、古德等人提出的成为药瘾者的若干原则,即:可得性原则、快活原则、痛苦原则、自然原则和社会原则;在吸毒行为上,国外学者试图用自主权或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爱好的权利来为吸毒辩护,而国内学者的解释则主要停留在好奇心理驱使、不良的家庭环境、个人交友不慎和精神空虚等层面,更注重对吸毒的社会后果的讨论。[4]第1页共7页蒋涛,朱玲怡认为初次吸毒行为可以分为四种。追求性吸毒,逃避性吸毒,诱骗性吸毒,反叛性吸毒。而产生这四种吸毒行为的原因分别是享乐主义的亚文化、相对需求不满足、社会表达失效、吸毒网络的扩张等因素导致的。[5]由于文化及制度的差异,国外的学者有关吸毒问题研究的理论框架并不能完全适用于中国人的吸毒行为,而国内学者更加关注吸毒的社会后果的讨论,而较少关注社会对吸毒者的影响所导致戒毒者的复吸率不断提高。所以本文将先了解吸毒者的心理特征,接着介绍标签理论下的“毒民”,最后运用社会工作的介入来去标签,以期帮助吸毒者走出吸毒之路,更好的融入社会。一、目前我国吸毒者的心理特征好奇尝试型。这类吸食者大多为未成年人。自17世纪鸦片传入中国以后,毒品曾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的灾难。50年代的禁烟禁毒,使毒品在我国已基本根绝。于是人们在思想上对毒品放松了警惕,对毒品的认识和预防毒品犯罪的宣传教育普遍较少,因此许多人,尤其是未成年人对毒品的严重危害和我国曾遭受毒品祸殃的历史知之甚少。未成年人的是非判断能力差,对毒品的严重危害认识不足,听到别人谈论吸食毒品后的欣快感与舒适感,便错误地认为吸食毒品后可心想事成,遂产生好奇心。抱着尝试几口的心态,逐步成瘾走上吸毒之路。稀里糊涂型。夫妻之间、兄弟姊妹间、父母与儿女之间、同事朋友之间,通常先是一人吸毒被发现后,旁人相劝苦口婆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吸食者竟如铁石心肠一般,仍不顾一切的吸食毒品。其他人为探究其中的原因,竟以身试毒,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加入瘾君子行列。有的是相劝不听,特别是在夫妻之间易产生你吸我也吸的赌气心理而吸毒上瘾。最终却又稀里糊涂共同吸毒,不可自拔。借毒消愁型。人的一生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随时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事业不顺、家庭不和、生意亏本等等,都会造成人们心情低落,整日忧心神神,精神颓废,一些人在自觉无路可走之时,为逃避现实而借毒消愁,不能自拔。寻求刺激型。在改革开放中,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在他第2页共7页们当中,有些人产生了有钱后的精神空虚。经济上的相当富有与精神文化生活的贫乏,促使他们为填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毒民回归社会之难在被标签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