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国传统历法之法意及其对法律时间的影响 关键词: 传统历法/时间法律/法律时间/二元社会/民间法 内容提要: 学术界普遍习惯于将历法仅视为一种纪时的方法或法则,虽然也有试图超越此本体意义而结合政治功能的讨论,但都游离于法律视野之外。实际上以法律视角析之,传统历法即是一部被统治者给予典型法律属性、反映古人追随“天时”的时间法律。这部时间大法在最普遍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的意义上决定了古人法律时间的设置和表达。民国改行阳历之后使得传统历法从国家法转为民间法,从而在历法上呈现官民“二元社会”格局,传统历法通过对民间时间进行影响以及官方被迫调适的管道,折射出对法律时间的影响。这种格局的原有状态虽在历史变迁中发生变化,但直到今日,传统历法在民间对时间的选择和安排上依旧有着广泛的影响,甚至在某些空间和领域还找到了新的生长点而成为真正的法律时间。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历史的变迁,要通过时间的度量来把握。历史具体地在其上面移动的具体的时间,那就是历。没有那个时代的历而要寻求那个时代的历史,是不可能的。[1](P1) ———[日]平冈武夫 引言 “九瀛咸奉朔,四海正同文。礼特遵先制,时惟授大君。令颁悬度地,泽被鹭鸳群。钦若心恒凛,厘工政益勤。”这是乾隆五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年(1740 年)一首题为《十月朔日颁时宪书》的御制之诗。无疑,乾隆此诗表达了朝廷颁历的一个重大意义———“奉正朔”作为维系帝国大一统统治秩序的重要措施。诗中的“奉朔”即为“奉正朔”。正朔是什么?简言之为一年中的第一天,也即农历正月初一,常引申为帝王新颁的历法。可见,“奉正朔”既指一个对确定之时间的遵守,同时也更指对一部历法的遵守。对历法的颁布和遵守产生了重大的统治意义,使得历法给予了浓厚的政治色彩,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从本文视角而言,其具体化即为法律色彩或者就是法律。 中国古人对天文进行细致观测的目的有二:一为星占,以定吉凶休咎;一为制定历法,以授人时。这两者构成了古代天学的主要内容。当然,两者的区分只是相对而言,实际上已有学者的讨论揭示,星占需要历法,制定历法的目的也在于更好地进行星占而已。(P151-167)作为一种古代版本的天文学,天学与法律的关系可谓极为紧密。由于天学的内容区分使然,天学与法律的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关系可具体化为两部分:星占与法律的关系,以及历法与法律的关系。从前者来说,立法、司法、修法乃至法律设施等一切法律问题均通过星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