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别总拿经验来说事 (2024-04-06 08:35) 分享到: 2分类:休闲类 打开造价的网站,总是看到一些无助的感叹:“要找师傅。”“刚到现场,高手们提些建议。”等等言词,按理说一个本科甚至讨论生毕业的人到现场首先应该立志如何当好学术带头人才对,怎么现在却象小学生一样到处拜师,真的就是经验不足才导致刚出校门的人有这样的想法吗?下面分析一 1、 专用造价名词理解不了:如甲供材、材料暂估价、暂定金额、暂估专项工程,这些都是清单法律规范上出现的名词,三本生也应该在校学习过这些理论,这些名词在各阶段操作有严格的程序,不会因工程项目、地点、区域不同而发生程序变化,在实际中不会运用是语文没学好还是造价没学好,反正不应该说经验不足。 2、 合同条款理解不了:不知道造价管理专业有没有经济法、合同法之类的法学课,就算没有,象工程类的合同范本是 1992 年就实施了,里面的条款一天讲一条一学期也学完了,如招标文件条款与合同条款有抵触,以哪个为准?合同范本里合同文件及解释顺序在合同协议书里就写得清清楚楚:除专用条款另有约定外,组成本合同的文件及优先解释顺序如下: (1)本合同协议书 (2)中标通知书 (3)投标书及其附件 (4)本合同专用条款 (5)本合同通用条款 (6)标准、法律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 (7)图纸 (8)工程量清单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9)工程报价单或预算书 就算上学时没仔细听讲,考试时看一眼也应该会了,这条不会操作一定是哲学没学好; 3、 基本概念不清楚:清单计价和定额计价有什么区别?这么简单的概念问题出现率却非常高,不知道和经验有什么联系。上世纪 70 年代中国没有实行清单计价时预算人员大多是现场工人提拔的,经验也很丰富,现在有了造价管理专业,又有这么多高才生,反倒理解不了清单与定额的区别了,学造价专业的人员假如真分不清这些区别尽快改行算了,说明根本不适合干造价。 4、 理论问题不扎实:在校期间应该学造价的理论,出了校门后应该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现在在校和刚出校门的人清单与定额的理论问题是一头雾水,有多少人能知道清单的精髓,能说清楚定额的灵魂,为什么中国要从延用几十年的定额计价模式转成清单计价模式,难道只是为了国际接轨,这些问题不在学校学明白,到现场谁跟你讨论这些事,总说师傅什么不教,师傅总不能把学校老师讲的课程再给你回炉一遍。 做什么行业都需要经验,造价实践性强更需要经验支持,假如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