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讨论养老保险是什么?我国养老金主要分为两类: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二者实行的不同制度,被舆论广泛称为养老“双轨制”,两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种卑视性的制度,在我国已经持续 20 年。起因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城镇各类企业的职工;城镇所有企业及其职工必须履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义务。目前,企业的缴费比例为工资总额的 20%左右,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工资的 8%。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计入个人账户。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础养老金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月基础养老金为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 20%,月个人账户养老金为个人账户基金积累额的 1/120。个人账户养老金可以继承。对于新制度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的职工,还要加发过渡性养老金。3.2 进展经过几年的推动,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职工已由 1997 年末的 8671 万人增加到 2001 年末的 10802 万人;领取基本养老金人数由 2533 万人增加到 3381 万人,平均月基本养老金也由 430 元增加到 556 元。为确保基本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近年来中国政府努力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逐步实行省级统筹,不断加大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财政投入。1998 年至 2001 年,仅中央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补贴支出就达 861 亿元。目前,基本实现了基本养老金由社会服务机构(如银行、邮局)发放,2001 年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 98%。此外,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和退休人员仍实行原有的养老保障制度。1991 年,中国部分农村地区开始进行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个人交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给予政策扶持”为基本原则,实行基金积累的个人账户模式。从 2024 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老年人口,其中 75%在农村。据统计,未纳入社会保障的农村人口还很多。就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养老保险模式而言,无论是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商业养老还是政府养老,都不能单独、有效的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首先,传统家庭养老已经不能承担农村老人全部生活的能力。在农村,家庭保障主要是依靠家庭全体成员共同承担风险,家庭保障的主要经济基础是储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