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坝浸顶保护 一、主要浸顶原因 1、由于暴雨过份集中,洪水超过设计标准,水位高于坝顶; 2、施工中坝顶未达到设计高程; 3、水为溢洪道,泄洪洞尺寸偏小或有堵塞; 4、在设计时,对波浪的计算与实际不符,致使在最高水痊时超出坝顶; 5、地震或库岸滑坡,产生巨大涌浪而导致浸顶。 防止洪水浸顶的临时措施,主要有"水涨坝高"和"加大泄量"两类措施,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二、在坝顶上抢筑子堤 1、土料子堤,在取土方便、土质好的地区,可采用土料子堤,子堤的迎水坡脚应高坝顶迎水坝肩 0.5~1.0米,子堤顶宽一般不小于0.6米,上、下游坡不小于 1:1;堤顶高度应当高出估算洪水位 0.5~1.0米。 2、利用防浪墙筑子堤,建有防浪墙的坝,可用防浪墙作为子堤的迎水面,在防浪墙后填筑土料,子堤背水坡一般应大于 1:1,高度应超出估算洪水位 0.5~1.0米。 3、土袋子子堤,在坝顶不宽,土质差的情况下适用,土袋子子堤的方法是用草袋、麻袋、塑料纺织袋装土七成满,将口缝紧铺在子堤的迎水面。注意袋口向内,互相搭接,用脚踩紧。 4、单层木板(或埽捆)子堤,在缺土、浪大、坝面较窄、洪水即将浸顶的情况下,可用此法。其作法是先在坝顶距临水坝肩 0.5~1米的地方打木桩一排,木桩高约 2米,间距 1.0米,然后用钉子、铅丝将单层木板钉牢,然后在其背后加筑土。 三、加大泄洪流量 加大泄洪流量是防止洪水浸坝,保证土坝安全的措施之一。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利用已有的放水建筑泄洪,如放水涵管,电站引水洞,放空底孔等。 2、炸开或开挖非常溢洪道,加大泄洪流量。 3、炸开付坝 土坝裂缝和渗漏的处理 土坝裂缝就其成因可分为干缩、冻融裂缝、沉陷裂缝和滑坡裂缝;按其走向分为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和龟裂。根据其不同的成因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 常用的处理方法有: 1. 开挖回填法 开挖回填法是裂缝处理比较彻底和一种方法, 适用于深度不大的表层裂缝及防渗部位的裂缝。 (1)干缩裂缝的处理。对均质土坝坝面产生的干缩小裂缝(缝宽小于5mm, 深度小于0.5m), 一般在坝体浸水后可自行闭合, 也可不加处理;如干缩裂缝较深, 雨水沿缝渗入, 将会增大土体含水量, 降低裂缝区域的土体抗剪强度, 促使裂缝发展, 宜用开挖回填方法处理。处理前应先沿缝灌入少量石灰水, 显示出裂缝, 再沿石灰痕迹挖槽, 并把槽周洒湿, 然后用相同土料回填, 分层夯实, 在表面再填筑砂性保护层, 对粘土斜墙的干缩裂缝, 应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