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第一局部前言一、背景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南北开展差距不断扩大,在世界多 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曲折开展中,和平与开展仍是时代的主题.在我国,要坚持实施 可持续开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区域经济开展活 力,加速现代化进程.这些都给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挑战和有待探索的新课题.关 注全球性问题和我国新世纪所面临的开展问题,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地理课程是当 前的迫切任务.信息技术的迅猛开展,全球定位系统、对地观测系统、地理信息系 统的广泛应用,数字地球概念的建立,都为地理课程革新注入了活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地理课程改革必须转变〃学科本位〃、〃知识中央〃的教 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开展和终身开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 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二、课程性质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 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及人类智 慧圈等圈层所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 统.因此,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科学.第二,地 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说明地理事物的空间 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地理学是 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在解决当代人口、资 源、环境和开展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熟悉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开展观 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三、根本理念1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应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 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根底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水平.2.学习对终身开展有用的地理.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开展等内容.使所学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开展有用.3.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开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水平,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4.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地理课程要充分 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 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