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小麦亩产高达790 公斤栽培技术要点及经验体会 高产创建实施两年了,实践证明这是集成各项实用技术,示范带动大面积平衡增产的有效途径。去年的高产创建示范片涌现出一批万亩高产典型,其中山东省滕州市的万亩示范片亩产达到 687.2 公斤,创造我国万亩小麦单产最高纪录。高产创建带动大面积增产, 2050 个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平均亩产 653.6 公斤,同比增产70.1 公斤。 今年农业部将继续大力推进高产创建活动,在规模上,由去年的 2600 个万亩示范片,扩大到今年的 7500 个示范片,基本覆盖全国所有农业县;在范围上,由粮、油、棉 3类 8 种作物扩大到粮、油、棉、糖 4 类 10 种作物,支持一些优势产区扩大示范片面积,推进整乡、整县实施高产创建。 一、概述 滕州市小麦790kg/667m 2 地块位于级索镇千佛阁村,该镇土壤肥沃、农田水利设施完备、农民科技种田水平较高,是我市农业高产稳产的典型代表。 2009 年6 月 13 日,农业部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及省内专家,对滕州市级索镇千佛阁村种植的小麦十亩高产攻关田进行了实打测产。该地块种植品种为济麦 22 ,实打测产面积2308m 2 (3.46 亩) ,共收获鲜籽粒2843.03kg ,杂质率 0.7% ,平均水分含量15.45% ,折合 667m 2 产量(kg/667m 2 )=每667m 2 籽粒重(kg/667m 2)×【1-杂质含量(%)】×【1-样本含水率(%)】/(1-13%)=789.9kg。 二、小麦生育期气候特点 小麦整个生长育期内,除了小麦越冬期间干旱少雨雪外,无大的气象灾害,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发育。由于冬前浇过越冬水,春季干旱对高产攻关田内小麦没有造成不利影响,中后期风调雨顺,光、热等自然条件适宜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有利于产量形成。 1、起身期 2 月 24-25 日,降雨 12m m ,缓解了旱情的发展,小麦开始进入返青起身期。 2、拔节期 没有有效降水。3 月25 日有一次较强冷空气,最低气温-2℃; 4 月16 日最低气温4℃,对小麦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 3、抽穗期 4 月 19-20 日,降雨 23m m ,此时小麦正处于抽穗期,为小麦抽穗开花提供了充足的水分。 4、灌浆期 5 月10 日、 14 日、 21 日连续降雨 3 次,降雨量43m m ,完全满足灌浆期小麦对水分的需求,对小麦籽粒的快速灌浆、籽粒饱满起到了关键作用。 小麦生长中后期,光照充足,气候比较凉爽,对小麦千粒重的增加十分有利,小麦千粒重比往年有所提高。 三、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