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集 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1) ——CCTV 百集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 在西亚境内,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由北向南奔流直下,进入波斯湾,它们如同一对脾气性格各异的孪生兄弟,幼发拉底河平和温顺、不紧不慢、袅袅婷婷地由北向南缓缓流动,而底格里斯河则显得暴躁而任性。两河下游的冲积平原称美索不达米亚,希腊语意思是两河之间,西方人称这块土地为沃月地带,是因其形状似一弯新月,我们又称这个地区为两河流域地区。 今天的西亚由于盛产石油而富裕,而在人类文明之初,西亚由于资源贫瘠、物质匮乏而不得不四方征战、到处迁徙。令人称奇的是,人类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在这块土地上升起,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在这里产生,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在这里建立,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在古时的两河流域,人们用泥土来建造房屋,用泥土来制造日用器皿,泥土是基本的生活资源,不仅如此,泥土还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载体,他们在泥土上写字,泥土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传向四方的媒介。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 博士 丹·波茨)“泥土在这一地区极为重要,表面看来这一地区资源贫乏,但这里有幼发拉底河,所以有很多水,还有很多芦苇和大量的泥土,这儿没有建筑用的石头,也没有金属一类的矿藏可供开采,但是这里有大量的水和泥土,可以说这是用泥土建造起来的文明。” 这一文明最早的创造者是苏美尔人,他们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方式——灌溉农业 。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 博士 丹·波茨)“灌溉创造了这个文明,早期大规模的灌溉系统始建于公元前 6000 年,但真正发展起来是在公元前 3000 年以后,正是大规模的灌溉造就了我们所说的两河流域文明,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等先后生活在现今伊拉克的南部地区。” 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交汇点上,有一个叫特罗的小地方,从1 8 7 7 年到1 9 0 0年,在这块1 2 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个叫德·萨西的法国人率领考古队展开了大规模的考古活动。呈现在世人面前的考古发现让人瞠目结舌,三万多块刻有文字的泥板,刻有两千多行铭文的圆筒形印章及各式雕像,他的发现开始让世人了解世界历史上最早的人类文明——苏美尔文明。 大约在6 5 0 0 年前,苏美尔人来到两河流域的最南端定居,他们在冲积平原上建立起房屋,在冲积平原上耕种粮食、栽种果树、在沼泽中捕鱼。 大约在4 9 0 0 年前,苏美尔人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城邦国家,在苏美尔地区先后产生了十几个城邦。 (澳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