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工程造价管理基本理论问题与探讨张文涛【摘要】: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分析国内外讨论现状后, 以期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我国目前尚处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起步与过渡阶段,但不管是工程造价管理还是造价体制改革,预算定额体系、量价分离等几个问题都是值得关注和探讨的。【关键词】:工程造价,工程管理,讨论现状,体制改革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就是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合理地确定、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建筑安装施工企业的经营效益。从工程招投标开始,至合同终止,工程造价管理应始终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体现在可行性讨论投资估算和初步设计阶段设计概算的合理确定上。只有合理确定工造价,通过有效手段控制好各阶段建设费用,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确保建设项目保质按期完工。经过近十年来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我国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改革仍处于起步和过渡阶段,“市场形成造价”(这实际是价格法的要求)的机制尚未建立,这也和大的经济背景有关:我国虽然从 1992 年起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一些基本的市场经济意识如等价交换、平等竞争、依法经营等还没有深化人心,相应的法制环境也很差,这些都阻碍着真正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工程造价领域看,虽然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将工程定价权交给当事人,但不仅施工企业仍依赖于现存的预算定额体制去计价,一些建设单位由于内外审计等原因也同意根据定额规定支付工程价款,或者以定额为基础浮动计价。另一方面,由于施工企业队伍膨胀过快(市场准入制度不严,管理不力),建筑市场供需失衡,运行不法律规范、不平衡,有时也导致造价不合理,甚至造成质量事故。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与经济运行的现状存在着矛盾,这是工程造价体制改革的背景。1 工程造价管理讨论现状1.1 国外讨论现状在经济发达的国家里,工程造价管理业已经历了较长的历史。英国从 16 世纪就开始出现工料测量师帮助工匠来向业主计取酬劳,这是最原始的工程造价管理。到了 20 世纪 50 年代~60 年代,工程造价管理从对理论与方法的讨论到对专业人才的培育和管理实践推广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进展。1951 年,澳大利亚工料测量师协会宣布成立;1956 年,美国造价工程师协会正式成立;1959 年,加拿大工料测量师协会正式成立。在这一时期前后,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