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掌骨全息头穴,颈肩穴上肢穴心肺穴肝胆穴脾胃穴十二指肠穴腰腹穴/>肾穴下腹穴腿穴足穴'手的第二掌骨全息穴位图一、第二掌骨侧部解剖:第二掌骨侧包括:第二掌骨及肌肉、桡神经、血管掌浅支及皮肤,该部皮肤含有大量神经末梢。:二、穴位的定位及主治第二掌骨侧全息穴位系统可分为头穴、颈肩穴、心肺穴、肝胆穴、脾胃穴、肾穴、腰穴、下腹穴、生殖穴等。1.头穴定位:食指掌指关节桡侧后凹陷处,相当于三间穴。主治:牙痛、头痛、三叉神经痛、急性结膜炎等头面、眼、耳、鼻、口、牙齿疾病。2.生殖穴定位: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根部交界处。主治;子宫、膀胱、尿道、肛门及大腿部疾病。3•脾胃穴定位:生殖穴与头穴连线之中点。主治:胃炎、胃溃疡等胃肠疾病,肌肉疾病,扭伤等。4.心肺穴定位:头穴与脾胃穴之间中点。主治:心肺、乳腺及支气管、背部疾病。5•颈肩穴定位:头穴与心肺穴之间中点。主治:肩周炎、落枕、肘腕、咽喉部疾病。6•肝胆穴定位:心肺与脾胃穴之间中点。主治:肝胆疾患,顽固性失眠。7•肾穴定位:脾胃穴与生殖穴连线上 1/4 处。主治:遗尿、肾及小腹疾患。8•腰穴定位:脾胃穴与生殖穴连线中点。主治:腰扭伤、腰腿痛等及腹部疾病。9•下腹穴定位:腰穴与生殖穴之间。主治:阑尾炎、结肠炎等下腹部疾患。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每个穴位都以其对应部位或器官命名,实际上身体可分为无数个部位,因此第二掌骨侧就应对应许多穴位。并且,每个穴位除治疗同名器官或部位疾病外,还可治疗与之在同一截面上的其他器官和部位疾病三、第二掌骨侧穴位与所对应的部位或脏器:头穴:头、眼、耳、鼻、口、牙颈肩穴:颈、甲状腺、咽喉、气管上段、肩、上肢、食管心肺穴:肺、心、胸、乳腺、气管、食管、背肝胆穴:肝、胆脾胃穴:脾、胃、膈肌、胰肾穴:肾、大肠、小肠腰穴:腰、脐周、大、小肠下腹穴:下腹、大肠生殖穴:子宫、膀胱、卵巢、睾丸、外阴、肛门及下肢疾病等。第二掌骨侧原排列方式上:头穴、颈穴、上肢穴、心肺穴、肝穴、胃穴、十二指肠穴、肾穴、腰穴、下腹穴、腿穴、足穴计 12 个穴位。据笔者多年实践,结合人体解剖结构及生物学知识,将其改成现在的排列方式。人的躯干两极应由头部和生殖部为两极。腿足只是从生殖部长出的分支,象上肢一样,不能作为人的另一极。经过反复临床验证,现行的全息穴位以头穴至生殖穴的排列方式更符合全息律的本意。为什么两套全息穴位分布具有相同功能呢?原因很简单,因下肢和足部是从人的另一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