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码等级分类条形码等级分类条形码 是由美国的N.T .Woodland在 1949 年首先提出的.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普及,条形码的应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条形码可以标出商品的生产国、制造厂家、商品名称、生产日期、图书分类号、邮件起止地点、类别、日期等信息,因而在商品流通、图书管理、邮电管理、银行系统等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条形码是由宽度不同、反射率不同的条和空,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码制)编制成的,用以表达一组数字或字母符号信息的图形标识符.即条形码是一组粗细不同,按照一定的规则安排间距的平行线条图形.常见的条形码是由反射率相差很大的黑条(简称条)和白条(简称空)组成的.那么条形码应用这么广泛,但其也有质量之分,是按等级区分,一般分5 级, A、 B、C、 D、 F 五个级别,详情如下:A 级条码 能够被很好的识读, 适合只沿一条线扫描并且只扫描一次的场合,其等级范围是3.5 ≤ G≤ 4.0。B 级条码在识读中的表现不如A 级,适合于只沿一条线扫描但允许重复扫描的场合,其等级范围是2.5 ≤G< 3.5。C 级条码可能需要更多次的重复扫描,通常要使用能重复扫描并有多条扫描线的设备才能获得比较好的识读效果,其等级范围是1.5≤G< 2.5. D 级条码可能无法被某些设备识读,要获得好的识读效果,则要使用能重复扫描并具有多条扫描线的设备,其等级范围是0.5≤G<1.5 F 级条码是不合格品,不能使用,其等级范围是G< 0.5 。这个条形码的等级可以去专门的商品印刷条码 检验站检验,也可以通过使用条码扫描器和数据终端,运用这两个设备来检测条形码等级的具体方法见《条形码检测方法之条码扫描器》《条形码检测方法之条码检测仪》。在实际运用中,一般印刷厂要求达到的符号等级为2.5 以上;商家要求达到符号等级为1.5以上。UPC (统一产品代码)只能表示数字,有 A、B、C、D、E 五个版本版本 A - 12 位数字 版本 E - 7 位数字 最后一位为校验位大小是宽 1.5" 高 1 " ,而且背景要与清晰 主要使用于 美国 和加拿大地区,用于工业、医药、 仓库 等部门。当 UPC 作为十二位进行解码时, 定义如下: 第一位 = 数字标识 (已经由 UCC(统一代码委员会)所建立). 第 2-6位 = 生产厂家的标识号 (包括第一位) 第 7-11 = 唯一的厂家产品代码第 12 位 = 校验位(used for error detection) Code 3 of 9 能表示字母、数字和其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