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监理如何做好施工阶段的管理和协调工作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建设事业的迅速进展,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工程施工管理,形式上由“人海战术、经验管理”到“机械化施工和信息系统管理”,观念上由“资金靠拨付,只注意内在质量”到“资金有偿,质量上内实外光”。在这种过程中真可谓是日新月异,它凝聚了无数建设者的辛勤劳动和集体智慧,在日趋法律规范的工程施工管理中,监理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这里就如何做好施工阶段监理的管理和协调工作谈一谈个人体会。 1、坚持控制程序化是做好监理控制工作的前提 施工阶段的监理程序是在施工程序基础上形成的,严格执行监理程序就能使施工过程中各主要环节、主要工序处于受控状态,只有在受控状态下才能把握住施工过程中活动脉搏,适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例如,工程开工前须按监理规定程序报送开工申请书及相关施工技术文件,经监理批准后才能开工。这个程序无疑强化了施工承建单位充分做好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同时保证监理的正确意见被采纳吸收,实现了事前控制。施工过程中坚持工序质量检查验收程序,即上道工序没经监理检查验收,下道工序不能施工。这个程序保证了工序质量在受控状态,实现了事中过程质量控制。工程出现质量事故,事故处理程序保证监理事后控制。从这个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控程序可以看出,它反映了施工规律、顺序,它制约了质量系统的行动,保证工程质量主要环节,主要工序处于受控状态。 2、坚持标准化管理是做好控制工作的基础 监理标准化管理主要是指:把“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三方面监理内容从形式到内容都转化为标准化管理和控制,使每一项每一步工作都有统一规定、统一要求,都有标准依据,都有定性、定量的衡量标准。标准就是对随意性的限制,因此它是控制的基础。监理标准化管理内容从内涵上可分为监理内部管理标准化和外部控制标准化两个方面。其一,内部管理标准化是监理规章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具有可操作性,是法律规范监理内部组织运行行为和个人行为,使监理内部组织和个人行为的好劣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具有可衡量性,以建立起奖优惩劣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激励机制,是做好监理控制的内在保证和基础。其二,外部控制标准化主要是将工程质量、进度、支付结算、信息与合同管理转化成标准化控制与管理,要求施工承建单位根据监理规定的标准化控制要求进行工程实施方案策划、实施、检查、纠偏、支付与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