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4 例肺弥漫性病变的临床分析 肺弥漫性间质病变34 例肺弥漫性病变的临床分析 肺弥漫性间质病变 [摘要] 目的 探讨肺弥漫性病变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对预后推断的意义。方法 对 34 例以弥漫性肺间质病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状、体征、X 线胸片和高分辨率 CT 表现及其他辅助检查等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 例中,男女比例为 1: 1.9。分别诊断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11 例(32%),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11 例(32%)及特发性脱屑性间质性肺炎 1 例;结缔组织病肺部表现 5 例(15%);过敏性肺泡炎 2 例(6%);细支气管肺泡癌、转移性肺腺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性肺炎、非霍奇金淋巴瘤肺间质病变各 1 例(共占 12%)。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组的病程长于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组〔3~25(中位数 14)个月比 1~5(中位数 2)个月,P=0.036〕,前者更易出现呼吸困难、紫绀、杵状指;X 线及高分辨率 CT 检查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主要为网络状和蜂窝状表现,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以片状磨砂玻璃样影为主;特发性肺间质性纤维化组 ESR 明显增快,且有明显肺通气和弥散功能障碍。结论 弥散性肺疾病的诊断是以综合过程,除了与结缔组织疾病及肿瘤鉴别外,区分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与特发性间质肺炎,对指导治疗和推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间质性肺疾病;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鉴别诊断 肺弥漫性病病变可由肺泡或间质的多个疾病引起,及早明确诊断对指导治疗及推断预后有重要意义。本讨论就 34 例肺弥漫性病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为本院呼吸内科 20XX 年 1 月至 20XX 年 8 月收治的弥漫性肺部病变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共 34 例,年龄 31~79 岁,中位年龄 56 岁。其中男 12 例,女 22 例。临床诊断:①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11 例(32%),特发性肺特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异性间质性肺炎 11 例(32%)及特发性脱屑性间质性肺炎 1 例(3%);结缔组织病肺部表现 5 例(15%);过敏性肺泡炎 2 例(6%);细支气管肺泡癌、转移性肺腺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性肺炎、非霍奇金淋巴瘤肺间质病变各 1 例(共占 12%)。 1.2 讨论方法 对 34 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其临床症状、体征,X 线表现及其他辅助检查等结果。并对不同类型肺弥漫性病变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11.0 统计软件,组间剂量资料比较应用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