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个失独妈妈决定把女儿做成 AI一个失独妈妈决定把女儿做成 AI 瞿麦 1 假如有一种方法,能够让死后的亲人永远“留”在身边,大多数人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比如,用亲人的声音合成一个类似 Siri 的交互软件。它可以用逝去亲人的声音告诉你,今日天气是多少度,出门需要穿什么衣服,甚至可以用亲人的语气对人进行安慰和劝导,帮助家人慢慢从悲痛中走出来。 据社科院的讨论,中国目前至少有 100 多万个失独家庭,而根据卫生部的数据,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 7.6 万的速度在增加。 在这个庞大的群体中,母亲李杨是特别的一个。她想走一条没人走过的路 。 她的女儿陈瑾因为 T 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离开时,还不到 15 岁。一些小小的举动,或许可以填补缺位。直到现在,李杨去咖啡馆时,会为女儿也点上一杯美式咖啡。这是她们共同喜爱的口味。 但更多遗憾是无法弥补的,它们是幸存在世上的人心里最深的隐痛。 陈瑾爱吃,也会吃。生病后,很多东西都吃不了了,她的爱好就变成看吃播。这是儿童病房里的孩子们共享的爱好。癌细胞和化疗让他们口唇溃烂、吞咽困难,他们会看大胃王的吃播,或是在外卖软件上添加很多食物到购物车里,但不下单。吃不进嘴,看一看也好。 女儿喜爱旅游,但因为生病,哪里都去不了。戴上两层口罩去家附近的幸福里文创园区逛一逛,都是一场冒险,何况是长途旅行。 在李杨的描述里,女儿总是懂事的。她从来不因为无法出去玩而表现出不快,总是说,那就治好了再去吧。 女儿生病后,这个精致的上海女人开始有了白頭发,她没有心思再装扮自己。生活的秩序随着疾病和死亡被打破,即使是最普通的愿望,最终也只能停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在许下的那个时刻。 她想,假如可以把女儿带在身上就好了。那可能是一个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小设备,也可能是一个手机上的 APP,可以跟她打招呼,聊一聊当天的新闻,家里的趣事,而这一切都是以陈瑾的声音和思维方式展现出来的。 在李杨的想象里,她可以带着 AI 陈瑾去任何地方:去咖啡馆,去济州岛看海,去澳大利亚,那里有懒懒的考拉和蹦蹦跳跳的袋鼠,或是去土耳其,乘坐热气球看风景……她们可以一起旅行、一起说笑和分享美食,就像以前一样。 2 20XX 年 9 月,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收到了来自李杨的一条求助私信:“你好,我有一件事希望得到你们的帮助。我女儿已经故去,但我非常思念她,我是否可以把她的照片和视频发给你们,制作成以她的形象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