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做好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新形势下高校管理干部教育培训的思考高校管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高校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干部培养、选拔和任用的基础。抓管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对于建立一支与高等教育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管理干部,优化干部知识结构,提高干部综合素质,转变干部作风,确保党的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一、加强管理干部队伍培训的必要性1、学校实现科学发展的需要要适应高等学校快速发展的形势,高校的管理工作就必须跟上。向管理要效益、要质量,就必须在思想观念、工作方法、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方面不断创新。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很重要的方面在于管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因此,学校实现科学发展,迫切需要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湛、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的高素质干部队伍。2、加强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在高等学校快速发展的形势下,管理干部队伍新老交替加快,一大批年轻同志被充实到管理干部队伍中,为学校管理干部队伍增添了新鲜血液,增强了管理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这些同志年轻、富有朝气,思想活跃、有生气,善于接受新生事物,学历层次高,工作热情,有较强的事业心,但他们中也存在不容忽视或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政治理论基础较薄弱,对党的传统和作风缺乏深入了解,政治上不够成熟;二是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政策、法规缺乏系统了解,处理工作还显得不够老练;三是工作作风还欠扎实,工作方法不多。有些同志文字能力不强;四是少数同志组织观念和纪律观念淡薄,敬业精神不够,事业心不强;五是由于从事管理工作时间不长,对如何做好管理工作还缺乏经验;六是还有些同志利用现代化办公手段的能力不强,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办公现代化的需要。如何尽快提高第1页共4页管理干部队伍,特别是中青年管理干部的素质、能力和水平,建设一支“过硬”的、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管理干部队伍,是学校的紧迫任务。3、管理干部自身成长的需要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全体教职工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办事能力和创新能力,拓宽视野和知识面,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和适应能力,才能适应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才能应聘到自己满意的岗位。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理论、新观念、新技术不断涌现,只有不断学习日新月异的知识。不断补充、拓展、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才能适应新形势对管理干部的要求。二、高校管理干部教育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1、培训内容、方式和方法与高校管理干部工作的实际需要不适应目前高校管理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与方法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影响了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首先,培训内容设置单一,针对性、实用性、创新性不够,不能很好地满足新形势下高校管理干部接受新理念、新知识的需要;在培训内容上缺少超前性,不能有效激发培训对象的学习动力。其次,理论讲述课程多,用理论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课程少,忽视了大多数学员对理论与实践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第三,现行培训方法上缺少灵活性,套用惯用的培训模式,忽视了培训对象的实际特点,难以激活培训对象的学习积极性。2、培训资源不足与教育培训迫切需求不适应面对新形势下高校管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迫切需求,高校培训资源的相对紧缺导致教育培训能力较为单一和不足。高校管理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基地是学校党委党校,少部分管理干部教育培训依托于上级党校或其他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由于编制、规模的限制,一所高校党校的管理人员和教师非常有限,规模效应无法体现出来,存在着整体资源不足和不能有效利用第2页共4页的矛盾。由于资金不足,设备的老化和设施的不足也直接影响了培训的效果。3、教育培训机制与教育培训目标要求不适应高校干部教育培训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缺少刚性、全面和系统的高校管理干部的教育培训规划。面对高校以工作效率和效益为导向的干部人事制度变革,“工学矛盾”现象比较突出,并且缺少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