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银行现金管理存在的难点及对策[找文章到☆一站在手,写作无忧。]银行的各种资产中,为满足流动性需求而储备的现金资产,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同时也是获利能力为零的资产。因此以最小的现金资产最大限度地满足流动性需求,与央行加强现金管理,控制不合理现金投放是殊途同归,目标一致的。为此人民银行建立了以商业银行自控机制为主体,人民银行货币金银部门为监管的现金管理体系,旨在双管齐下,实现现金管理的目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出现了偏差,表现在:现金投放超常增长、违规投现屡禁不止;人民银行现金投放压力增大;商业银行现金资产急剧增长,不合理支付逐年增加,导致现金管理收效甚微。一、商业银行加强现金管理的难点1、银企关系倒置,银行支付需求的不确定因素激增,现金管理沦为从属地位。经过几年市场经济改革,特别是国家抓大放小的政策,使原来基层银行服务的国营、集体企业逐步演变为个体、私营企业。与此同时,银行服务功能不断加强,信贷支持功能弱化,使银企位置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再加上银行之间竞争激烈,有的甚至不计成本,扩大现金储备,把取现方便作为竞争法码,久而久之,现金管理功能被无限甚至无条件的服务替代,使银行负债资金的流动性不断增强,同时大量活期折、卡并不为消费使用,而成为结算工具。形成支付需求不确定性,导致商业银行不得不提高现金备付率,以保障负债及消费信贷的需求,现金管理也自然而然地处在了从属地位。2、基层银行服务层次较低,客观造成支付性现金需求增大,现金管理表现为放任自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行为适应经济的发展不断创新结算工具,结算手段也日趋多元化。但在基层行,一是由于银行对支付结算的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使得相当一部分公司和个体私营企业及个人对支付结算办法、支付结算工具缺乏系统的认识,造成现金的大量体外循环;二是许多银行节假日不办理结算业务,使得部分经营者只能通过储蓄所存取现金进行交易;三是未在银行开立账户的第1页共3页个人办理转账结算业务的手续费较高且比较麻烦,使得部分经营者大量使用现金交易;四是目前在各种支付工具中,现金最灵活、方便,有其它支付工具无法替代的优越性,社会中已形成一种“现金爱好”。银行为满足企业的偏好,客观上纵容企业现金需求,因此在现金管理上表现为“放任自流”。3、私营企业间供求关系及结算不正常,造成现金需求倒迫,现金管理表现为“不作为”。某些企业表现为非正常现金需求,要求往来单位使用现金,由于某些供不应求的原材料企业,如铁矿、煤等以现金结算优先供应、降低价格等手段,引导相关企业使用现金,这样引发企业间一系列反应,致使现金流动偏大,开户银行人为的满足企业需求,现金供应流动增大而且不正常,基层行听之任之,表现为只要账户有钱,不管用途、金额一味满足提现,使现金管理功能逐渐萎缩。4、基层行现金管理松懈,导致违规性现金需求量增大,管理不愿“作为”也就成了无奈的选择。随着银行间竞争的不断加剧,放松对客户的现金管理,任意扩大现金支付范围已成为许多银行争夺黄金客户的重要手段。在基层行现金管理不作为的主导思想下,普遍存在大额现金支付管理薄弱、审批制度流于形式、登记备案漏洞多等多种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违规性现金需求量增大,尤其企业私营化后,其需求一旦难以满足,就会选择他行,管理松懈也就成了无奈的选择。5、社会信用环境欠佳,致使避险性现金需求量增加,现金管理表现力不从心。信用的溃乏,经济合同诈骗、票据诈骗案频繁发生,因此企业间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推崇备至,对转账结算等业务存在严重的戒备心理。这为银行推广票据等支付工具增加了难度。在这种信用环境下,选用现金交易的成本要比票据结算可能形成的风险或坏账损失要低的多,致使避险性现金需求量增长。6、企业使用现金结算环节增多,事实上不管不理。现金无偿以及无限制的供给,形成企业间现金使用环节的扩张。据对煤焦企业用现情况调查,企业用现占到经济活动中绝大比例,涵盖了生产领域、流通领域、分配领域、消费领域。以XX市XX县区为例,现金支出项目工矿及其它产品采购支出,2000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