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6 页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⑴识记: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答: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⑵领会: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答:从公元前 5世纪的战国时代到 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国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中国的封建社会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皇帝、贵族、官僚和地主占有大量土地,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则占有很少的土地;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其主要特征是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封建社会的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往往结合在一起,互为表里,以获取最大利益,农民生活极度困苦。 ②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从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开始,历代统治者不断加强皇权,以维护“家天下”的统治。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③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还与道教、佛教,以及其化思想相融合,共同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 ④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长制,君权、父权、夫权占主导地位。 综上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在这一矛盾基础上建立的封建性质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具有两方面的特性:一方面,它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和稳定;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衷,地主阶级同农民阶级的固有矛盾日益显现出来,造成自身不可克服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周期性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封建王朝的任何改良措施,也难以挽救封建社会的社会危机。 ⑶简单应用: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主要表现。 答:乾隆朝后期,清王朝由强盛转向衰落。其主要表现是: 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官僚职能扩大,官僚机构膨胀,各级官吏贪污成风,营私舞弊,贿赂公行,巧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 经济上,史无前例的人口大增长、各级官吏和地主大肆兼并土地,广大农民生活日渐困 第 2 页 共 6 页 苦。 思想文化上,厉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读书人动辄以片言只语获罪,整个社会万马齐喑,一片死寂。 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军纪荡然,不堪一击。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