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儿手脚发热【缘何小儿发热却手脚冰凉?等】小儿手脚发热【缘何小儿发热却手脚冰凉?等】 我孙女今年 3 岁,感冒时我发现她身上热度很高,而手脚却是冰凉凉的。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呢?是病重的表现吗? 浙江冯坤 小儿感冒发热时手脚皮肤触之冰凉,体温降低后手脚的温度反而上升,其实这是一种假凉真热现象。因为尽管孩子的手脚冰凉,但身体内部仍处于发热状态。究其原因有二:其一,小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整,负责血管舒张、收缩的植物神经功能容易发生紊乱,虽然体内有热,但四肢末端的血管仍处于痉挛收缩状态,所以触摸起来感觉冰凉。临床观察发现,这种假冷真热现象最易发生在 3 岁以下的婴幼儿,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不少家长并不懂得这个道理,他们还以为是孩子受寒怕冷,于是赶快用棉衣、棉被将其紧紧地包裹起来。殊不知这样做,小儿的体热得不到及时散发,反而体温越升越高,最后导致高热甚至诱发抽搐,不利于孩子的康复。给他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由此看来,当发现孩子发热却身脚冰凉时,千万不要一律将他们包得严严实实,以免“火上浇油”,而加重病情。若发现孩子手脚冰凉但额部、口腔、腋下等处有灼热感或体温过高,则应去医院找出发热的原因,然后针对病因治疗并实行相应的退热降温措施。 一鸣 怎样预防慢性浅表性胃炎? 请问怎样预防慢性浅表性胃炎? 湖南长沙杨文琦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而且病程缠绵,易反复发作。另外,部分浅表性胃炎失于治疗或不良的饮食习惯,极易进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而致胃癌发生,后果严重。故慢性浅表性胃炎的预防应引起重视。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预防主要应从生活、饮食上加以注意,积极避开和祛除各种致病因素。具体如下: (1)对于急性胃炎,应及早彻底治疗,以防病情经久不愈而进展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2)忌用或少用对胃黏膜有损害的药物,如阿司匹林、保泰松、消炎痛、利血平、甲苯磺丁脲、激素等。假如必须应用这些药物时,一定要饭后服用,或者同时服用抗酸剂及胃黏膜保护药,以防止对胃黏膜的损害。 (3)积极治疗口腔、鼻腔、咽部慢性感染灶,以防局部感染灶细菌或其毒素被长期吞食,造成胃黏膜炎症。 (4)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规律有节,定时定量,切忌过饥过饱、暴饮暴食。同时避开浓茶、咖啡、香料、粗糙生硬食物摄入,戒烟戒酒,以防损伤胃黏膜。 (5)避开精神紧张、心情忧郁及过度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