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2011-2012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月考三语文试题第一卷阅读欣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 题。 (9 分)古汉字的形声相益世界上古史与现代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文明发达较早地区产生的一些古老文字系统,因所处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各不相同的面貌与特征。同时,又因相关远古族团大体相当的社会文化与思想认知水平,加之彼此间各种形式、各种渠道的沟通与交流,这些文字系统经历了大体一致的源起与发展的历程,即由初始的表意文字阶段逐渐发展到表意、 表音相结合的阶段,此后, 除少数特例之外, 多数文字系统先后步入了单一表音的阶段。原始的汉字是依类象形的产物。中国史前考古资料所见,其刻画于陶、石、龟、骨上的原初文字,主要是用作原始图腾或神名的称谓字以及律历、度、量、衡制度所必需的基础纪数字。前者一律刻画于祭神礼器的特定部位,并在商代甲骨或殷周金文的族名徽号用字中可以找到它们的余绪,它们是多物崇拜的自然物的名字。后者多刻画在废弃的陶片上,其频繁出现、重复使用的几率高且形体简单,古今相承,与商代甲骨、金文中的纪数字基本一致。目前所知,处在原始阶段的古汉字,其通行的年代大概由距今七八千年至四五千年之间。《尚书序》所谓“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及《后汉书· 律历志》“天地初形,人物既著,则算数之事生”等记载,与考古资料相互吻合。完成于战国时期的 《易·系辞》说:“上古结绳而治, 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汉书·五行志》《后汉书· 律历志》又有“筹,所以纪数”的记载,都表述了这样的史实:结绳与筹策原是古代中国广为流行的原始纪数工具,而原始数字系统即由仿象原始纪数工具创制而成。古代先贤以古汉字始于结绳(《易· 系辞》 ) 或“万物之数因八卦而起”( 八卦原是以筹策求取奇偶之数表示阴阳变化的游戏) 的看法,都与古汉字基础数字的形成密切相关。形声相益为汉字的发展开辟坦途。世间事物,有具象有抽象。初制文字的依类象形,只可施于前者,而于后者则无以为计。为摆脱这种困境,先贤开辟转注与假借两种途径,把依类象形的名物字,通过转折字义( 如以仿象工具的“我”字为第一人称的“我”) 或假借字音 ( 如假羽翼之“翼”为翌日之“翌”) 的方式,使之成为意义抽象的辞字。转注与假借两种手段的应用,为古汉字的发展找到了转机。事物是纷繁复杂的。譬如归于同一品类但形近实异者( 如古称羽物的鸡、鸦、鸠,古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