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牵线搭桥-《大众医学》为我们牵线搭桥

牵线搭桥-《大众医学》为我们牵线搭桥_第1页
牵线搭桥-《大众医学》为我们牵线搭桥_第2页
牵线搭桥-《大众医学》为我们牵线搭桥_第3页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牵线搭桥_《大众医学》为我们牵线搭桥牵线搭桥_《大众医学》为我们牵线搭桥 《我的故事》专栏在本刊推出后,引起了读者的广泛注意。一天,一位医院的朋友告诉记者,他们医院 10 多年前做了一例非常成功的手术,而这个手术好像与《大众医学》很有关系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记者凭借着患者父亲当年在医院写下的家庭地址,找到了他们在浙江慈溪的家。 20 多年前,我在浙东老家务农,是三个儿子的父亲。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一本《大众医学》,这本杂志不仅名字取得好,内容也非常丰富,由浅入深,让我爱不释手。于是,我节衣缩食,从 1980 年开始全年订阅。 还记得《大众医学》曾经开展的评选“我最喜爱的文章”活动,我也是积极参加者。1982 年第 3 期上一篇署名为裘法祖的文章――《假如躺在你面前的是你的亲人》最能触及灵魂,我看后非常感动,于是在评选单上投了它一票!不久,我收到编辑部寄来的一个小本子。直至今日,这本小册子依旧伴随在我身边。 1989 年,我的家庭遭遇了一次重大灾难。而正是《大众医学》,让我们在灾难面前看到了希望,无望之中获得了勇气。 那年夏天的一个傍晚,我的小儿子在公路右边骑自行车时,对面开来的一辆货车突然 90°大拐弯将其撞伤,造成右腿胫骨开放粉碎性骨折。在当地医院清创、手术后不久便发生了严重感染。几个月过去了,儿子的病情未见好转,眼看右小腿保不住了,我们做爹妈的真是心急如焚。此时,医生提出了“截肢”的建议。 截肢?这对一个年仅 18 岁、生活才刚刚开始的年轻人来说意味着什么?这个消息如五雷轰顶,妻子听后当即哭得昏倒在地,我则是一筹莫展。 就在这“截”与“不截”的反复斗争之中,1989 年第 10 期《大众医学》如期来到我家。其中一篇介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专家于仲嘉教授创立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手术方法的医学科普文章――《人体“缝纫”的杰作――组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合移植》映入我的眼帘,我读啊读,几乎把文章的每字每句都熟记在胸。文章中谈到的受益者 ―― 一名因车祸造成胫骨粉碎性骨折、后又出现严重感染的湖北宜昌的年轻女护士,与我儿的情况太相像了,既然这名女护士的腿能保住,那么,我儿的腿也就有保住的希望! 1990 年初,我带着躺在担架上的儿子乘船去了上海。第二天清晨船一靠岸,我们便直奔六院,挂上了当天骨科门诊的第一个号。骨科门诊里坐着三位年轻医生,他们看到我儿的患腿,便建议回当地截肢。顿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