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詹妮弗·伊根小说《黑匣子》叙事策略探析

詹妮弗·伊根小说《黑匣子》叙事策略探析_第1页
1/6
詹妮弗·伊根小说《黑匣子》叙事策略探析_第2页
2/6
詹妮弗·伊根小说《黑匣子》叙事策略探析_第3页
3/6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詹妮弗·伊根小说《黑匣子》叙事策略探析詹妮弗·伊根小说《黑匣子》叙事策略探析 引言 詹妮弗·伊根(1962-)是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伊根出生于美国芝加哥,在旧金山长大,先后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早在 1991年,伊根就获得过短篇小说奖,之后还获得过各种艺术奖项;1995 年伊根发表了小说《无形的马戏团》,1996 年发表了短篇故事集《翡翠城市及其他故事》20XX 年,凭借小说《看着我》又译《风雨红颜》),三十九岁的伊根获得美国全国图书奖的最后提名,从而跻身于当代美国最有前途的作家之列。20XX 年,她的关于流浪儿童的封面故事获得了卡洛儿·考瓦尔新闻奖。20XX 年,小说《塔楼》一经出版,便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成了当年全国最畅销书之一 。20XX 年,因为报道文章“两极儿童”,伊根获得了全国精神疾病联盟颁发的科学健康报道杰出媒体奖。20XX 年凭借《恶棍来访》伊根获得包括普利策奖、国家书评奖在内的 42 项文学大奖,因此入选了《时代》杂志最有影响力的 100 位名人,并力压乔纳森·弗兰岑成为美国文坛 21 世纪第二个 10 年的领跑者和代言人。20XX 年,以“推特”形式发表的科幻小说《黑匣子》(又译《黑盒子》)是詹妮弗·伊根的又一力作,在某种意义上也可谓《恶棍来访》的后传。小说《黑匣子》延续了其作为“反文体”作家的风格,本文语言有如叙事诗,同时又令人忍俊不禁,给人带来与众不同的阅读体验。然而,与她在美国乃至西方国家“大红大紫”的情况相比,伊根在中国的介绍与接受情况就要寂寞冷清了许多,国内学者对其作品为数不多的讨论解读主要集中在 20XX 年普利策获奖作品《恶棍来访》上,对伊根其他作品的讨论却为之甚少。 《黑盒子》是一篇科幻和间谍小说的混合体,讲述了一位名叫 LuLu 的美国女子(在《恶棍来访》中出现过的一个人物)被国家安全部门训练成间谍,体内被植入多种高端电子间谍设备,然后去往地中海一带通过施展美人计的方式窃取恐怖分子的机密情报。这样一个故事是很难写成“纯文学”小说的,然而伊根凭借独特的叙事语言等技巧做到了这一点。小说延续了作者构造独特、想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象力丰富、用词刁狠,却不乏柔情的风格。小说语言富有节奏感,充满音乐韵律,读起来有一种新奇迥异的效果,让人想起实验小说家格特鲁德·斯泰因,甚至还有邪典作家查克·帕拉纽克的影子。以后现代的“推特”形式写作和罕见的第二人称叙事是该小说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詹妮弗·伊根小说《黑匣子》叙事策略探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