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论音乐史论课程的实践型教学模式论音乐史论课程的实践型教学模式 [摘 要]当下的艺术类高校中,音乐学专业培育的理论型专业人才,其专业基础课以音乐史论诸门类课程为主干,虽然以集体授课方式为主,但任课老师通过突出史论课程的实践性,开展多种方式的实践教学,在行之有效的教學案例中,提炼出构建音乐史论课程的实践型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用以解决音乐史论课程的知识应用和理论型人才培育方面的核心矛盾,以及集体授课如何兼顾人才的艺术个性培育等现实存在的迫切问题。 [关键词]音乐史论;音乐学;实践型;教学模式 音乐史论课程在艺术类专业高校或系科中都有开设,虽然门类多寡不同,但面对所有音乐类专业或方向,基本都会开设如“音乐史”“音乐鉴赏”这样的课程,其基本功能主要是增加音乐修养,了解文化形态的音乐艺术。在培育音乐理论专门人才的音乐学专业,其专业课程的结构以理论型课程为主,虽然有专业基础阶段的集体授课方式和专业主课阶段的小组/个别授课方式的差别,但其音乐分析、思维训练、文化观察、个案讨论、论文写作的理论性特质是其所有课程的共性本质,其“音乐史”“音乐鉴赏”的课程也以其体系化、专门化程度区别于其他专业的配置。 假如说,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技术性、实操性思维与严谨思辨的理论性思维常常难以兼容的矛盾,体现在史论课程的学习中。那么,如何解决这个矛盾,让理论为实践服务,实践成为检验理论的途径,是音乐史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时代使命。 为增强音乐史论课程的人才培育效果,教学改革先在以集体课授课专业基础培育的音乐学专业来试点,其矛盾的尖锐性和改革的迫切性是本文命题提出的主要前因。由此,加强理论型课程的实践教学设计的开展,才更具问题导向,同时,对于专业基础课的集体授课方式,如何兼顾艺术类人才的个性化特质体现的矛盾,也有所解决。最重要的是,音乐学专业开设音乐史论课程门类较多,也贯穿大学本科一至四年级的教学进程,可以容纳更大幅度的实践型教学模式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的施展。 一、史论课程教学内容的实践性 国内高校专门建有完整课程体系的音乐学系,其配置的音乐史论课程分为“史”类的中国古代、近现代、当代音乐史,西方音乐史和音乐美学史等课程结构,以及“论”类的各学科门类概论课程,如《音乐学概论》、传统音乐概论、流行音乐概论,以及《音乐评论》《音乐鉴赏》等。 史论课程都要围绕音乐的多种形式、形态、文化、文献、事物、音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