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华传统文化谈领导文化内涵之一 当前我国正面对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时代,所有的企业也正处在一个大挑战、大转型的战略机遇期,中国自上而下都在商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我们的应对措施,中国舆论和权威媒体甚至是中央更是提出“创新型国家”、“学习型社会”的大政方针,而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在这样一个发展和挑战并存当中是否更要加速学习人类文化的精华,及吸取当代文明的精髓? 我国从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不断并成功地学习和吸取了西方的精髓经营管理思想,从而在国家经济的大潮中勃发,成就了如联想(LENOVO)、海尔(HAIL)、华为(HUAW EI)等一大批优秀企业,同时也造就一大批如柳传志、张瑞敏、任正非等等优秀的企业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优秀的企业家都是中西融会贯通的,在学习西方经营管理思想中渗透着深厚的中华文化的思想精髓。 孔子有曰:“学,然知不足”!经营管理大师德鲁克说过:“二十一世纪企业经理人最重要的任务是必须不断地进行系统化学习”。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此资深的经营管理大师都呼吁学习的重要性。而我们呢? 我们知道一个企业的成败,取决于企业领导人和其制订的文化的力量,更要求领导力的管理效能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能够占据世界华人首富几十年,与他“德、诚、刚、柔、变、和”的领导文化不无关系。 一个企业、一个组织,其领导活动是人类创造性劳动,而领导力是人类创造力的重要体现。它有规律可循,但无模式可套。我们知道,领导和管理一个团队、一个组织它既是种科学,更是种艺术,“管、领”是理性主义,而“理、导”则是人文主义,约翰·科特说到:“领导与管理构成统一过程中既相互区别,又互相补充的两个体系,各有功能和特点。只有很好地结合才能取得成功”,这是否就告诉我们领导力体现着一个既落实管理职能,更要发挥领导效能的合力。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巴默提出成功领导的十项素养:长于合作、智于决策、精于组织、巧于授权、乐于重人、勇于负责、敢于创新、善于冒险、重于未来、贵在高尚。中国的传统文化无不受孔子“仁”的思想的影响,几千年来生生不息,源源流长,在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作为一个企业、组织、团队的管理者应有的素养,本人则理解为有 “浩气、丹心、壮志,雄才、大略、达德,远见、卓识、真知,睿智、新思、善断”和“慧眼、热血、衷肠,友谊、刚果、柔情,高风、亮节、大度,公道、廉明、勤敏”八大修养,那下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