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第一课时 比较下面一组句子,你认为那组句子更好,请谈谈理由? ①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②我国的石拱桥到处都有。 ‚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最本质的要求是符合客观事实,说明文以科学、严谨、准确为根本的语言要求,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下面三组句子,你认为那组句子更好,请谈谈理由? ①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 50.82米。 ②卢沟桥宽约 8米(两句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①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②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早。 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②这种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讨论后明确: ‚比较早‛程度较轻,这样表达比较稳妥。 两句对比,可以发现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一座 50多米长的赵州桥,能精确到 0.01米,这是多么准确的说明。‚约‛表示卢沟桥的桥宽不是刚好8米,这表现了作者实事求是的写作态度。 ‚不但‛‚而且‛不能删去,如果删去后,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并列关系。先说外观,再说功能,符合人们的认识逻辑。并且对于桥来说,其实用价值远远重于形式,所以二者不能调整顺序。 小结:综观以上例句,可以发现本文:使用数字准确;没办法用准确数字的,就用表示估计的数字;对暂时还无法肯定的意思,就用表示推测的语言来表达;恰当地使用限制性的词语,使表达的意思趋于准确。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语,可使语言表达更连贯、更严密,使语义更具层次感,突出说明内容的重点,从而更好地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因此,我们学习说明文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准确‛二字。 概括规律:1、在语境中体会中心词语的准确性。把话说得恰如其分是准确性的一种表现,即用词要斟酌、注意分寸; 2、重视具有修饰性功能的词语表义的准确性。恰当地使用表程度、范围的副词和数量词,可使语言表达得更具体、更全面,增强语言的严密性、科学性; 3、 留心关联词语在表意准确性上的特殊作用。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语,可使语言表达更连贯、更严密,使语义更具层次感,突出说明内容的重点,从而更好地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总之,要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只有认真阅读,仔细推敲,结合语法功能和具体语言环境去分析,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注意表示范围、程度的副词和数量词。在说明文中最能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性的词语主要是形容词、数量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