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关于生长环境对牙鲆幼苗生长影响的研究报告研究时间:2008年5月学校:普陀二中班级:八(5)组长:应一丹执笔人:应一丹组员:胡琼文、虞梦晴、孙思缘、龚之哲、邱仕杰指导老师:李思云(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2008年度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2008年度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关于生长环境对牙鲆幼苗生长的影响的研究报告[内容摘要]牙鲆是一种海产经济鱼类。由于多年的过度捕捞,致使其资源量锐减,产品供不应求。对于牙鲆的养殖,一直以来十分不易。对于它们的生长环境,人工饵料的配比,周围水温的高低,更是难以把握。这些因素的各种问题,又会使其产生幼苗活力降低,成活率低下等现象。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课题小组提出了“生长环境对牙鲆生长的影响”的课题研究,在研究指导员的指导下,进行准确的观察,合理的分析与比较以及各种不同的实验。我们通过几天的多次实验初步得出结论:投饵(配制饵料)数量、光照、水的清澈程度对牙鲆幼苗的生长有影响。其中,光照对其摄食能力的影响较明显,但对其活动能力基本没有影响。在有光照、水质量好的情况下,投饵(配制饵料)数量在5~7粒/2时最有利于牙鲆幼苗生长。[关键词]牙鲆幼苗生长环境人工养殖[正文]一、研究背景及意义舟山群岛是海产品的聚宝盆。而人工苗养殖,又是使舟山渔业优先于其它地区的主要方面。在人工苗养殖中,牙鲆(见右图)外型独特,生活习性特殊,使我们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且它在市场上的出售和渔业经济的增长有着分不开的联系。因此,牙鲆是一种海产经济鱼类。由于多年的过度捕捞,致使其资源量锐减,目前的年产量仅为2000吨左右,产品供不应求。因此,只有通过发展其养殖才能弥补商品供给的不足。但,对于牙鲆的养殖,一直以来一些专业的工作人员认为都十分不易。对于它们的生长环境,人工饵料的配比,周围水温的高低,更是难以把握。这些因素的各种问题,又会使其产生幼苗活力降低,成活率低下等现象。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课题小组提出了“生长环境对牙鲆生长的影响”的课题研究,利用这个在西闪岛海洋生物研究性学习基地学习的大好时机,在研究指导员的指导下,进行准确的观察,合理的分析与比较以及各种不同的实验,对这次研究进行认真的实践。二、研究目的通过实验分析、询问专家以及查找相关资料,得到影响牙鲆幼鱼摄食能力的主导因素,并总结归纳出牙鲆幼鱼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使牙鲆在幼鱼期,达到最佳的摄食能力、活动能力,大大提高幼鱼期的成活率,使人工培养牙鲆更上一个新的台阶。12008年度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三、研究对象、地点及时间时间:2008年5月地点:西闪岛牙鲆鱼苗培育基地对象:48天的牙鲆幼苗四、课题研究时间及步骤本课题从2008.5.5至2008.6.1研究分三个步骤:(一)准备阶段:2008年5月5日——2008年5月8日1.初步了解牙鲆2.设计课题方案(二)研究阶段:2008年5月8日——2008年5月11日1.向指导老师了解有关牙鲆生长环境的问题2.实地观察3.进行研究实验(三)整理阶段:2008年5月12日——2008年6月1日1.整理实地调查所获得的资料2.整理、归类相关资料3.撰写结体报告五、研究方法1.实地观察、实验2.询问专家、老师3.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六、研究人员及分工小组人员分工组长应一丹撰写研究报告、拍摄照片组员胡琼文记录、整理资料虞梦晴设计实验表格、询问专家孙思缘撰写研究报告、记录龚之哲进行实验邱仕杰查找相关资料询问专家七、研究过程(一)研究对象介绍牙鲆(ParalichthyOlivaresTemmincketSchlegel)属于蝶形目,蝶亚目,鲆科,牙鲆亚科,牙鲆属,又称牙片、偏口、鲆、比目鱼等。牙鲆体延长,呈卵圆形,扁平,双眼位于头部左侧,有眼侧被小栉鳞,具暗色或黑色斑点,呈渴色,无眼侧被圆鳞,呈白色。侧线鳞左右侧同样发达。尾柄长而高。体长为体高的2.3-2.6倍,为头长的3.4-3.9倍。有22008年度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眼侧约位于眼间隔正中的前方,前鼻孔后缘有一狭长瓣片;无眼侧两个鼻孔接近头部背缘,前鼻孔亦有类仪瓣片。口大,前位。口裂斜,左右对称。牙尖锐,呈锥状,上下各一行,均同样发达。前部牙齿较大,呈犬状。背鳍约始于上眼前缘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