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硬盘受限于物理构造,虽然价格便宜、存储量大,但是性能无法带来大的突破,同时发热、噪音等问题无法解决。随着产品愈发成熟,价格趋于稳定,已经越来越多的 PC 用户开始关注固态硬盘(SSD)。 目前我们使用的 PC 系统存在着木桶效应:即最差的一块板决定了桶的盛水量。把 PC 看作木桶的话,硬盘无疑就是那块最短的板。不仅仅存在于消费级用户,工业控制、车载、医疗、航空、 军事等领域中,SSD 也同样可以发挥巨大作用,并且能胜任更严苛使用环境下的应用。由于工作原理与机械硬盘完全不同,固态硬盘拥有速度上的绝对优势,以及零噪音、低功耗、高低温皆适应、抗震性好的物理特性,尽管价格偏高,但是为 PC 系统配备一块 SSD可以带来颠覆性的使用体验。更多详情可以参见《十大应用考验:SSD 比机械硬盘强多少?》。 除了构造上的不同,固态硬盘的品牌也相当多,与机械硬盘仅有西部数据、希捷、日立、三星、东芝等寥寥几家制造商不同,市场上常见的固态硬盘品牌多达上百种。这就让消费者在选购时产生了困扰:面对如此众多的品牌,我究竟该如何挑选固态硬盘呢?本文将会介绍一些固态硬盘的基本知识,让大家对固态硬盘有更好的了解,并对市面主流千元级固态硬盘进行一次全面横评,目的在于让广大网友更加了解固态硬盘,并可以在选购时做一个参考。 先认识机械硬盘:无法突破瓶颈 固态硬盘的简称是其英文缩写 SSD:Soild State Disk。而机械硬盘名字是 HDD:Hard Driv er Disk,它也不是液态或固态材质制造的,而是以铝合金材质的磁盘作为存储介质,马达来驱动盘片旋转,并由磁头来读写数据。这就是机械硬盘的基本构成,这与光盘的一些特性比较类似。 提高 SSD,我们都知道它很快要想更加了解 SSD 的构造、工作原理以及特性和优势,首先我们还要简单了解机械硬盘(HDD)的基本工作原理。当机械硬盘需要读写数据时,将会接到指令,然后磁头会移动到相应位置,盘片也会转动以便让数据发生操作的区域到达指定位置。这些动作所需要的时间就是寻道时间和潜伏周期,由于需要发生装置的移动,这些过程都需要几毫秒的时间。当然,对于人类来说,几毫秒的时间并不算很久,为什么我们经常会觉得机械硬盘经常会很慢,甚至用久了会更慢呢? 这是由于操作系统的读写机制造成的:硬盘被分为若干个区域作为最基本的操作单位,这个单位被叫做“扇区”,当一个新数据写入时,会选择一个或几个扇区进行数据写入,这些扇区的位置都是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