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尸体解剖(制作程序脚本)一、【实验目的】实验目的:1. 查清有无疾病、病变或伤害以及死亡原因。2. 通过检查尸体的各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来诊断疾病或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规律,直接为临床实践和科学实验服务。(点击“返回”按钮,回首页)二、【尸体剖检的准备及注意事项】做好剖检前的准备工作和了解应注意的有关事项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剖检的对象往往都是由于疾病严重,不能治愈而死亡的动物, 其中有许多是患传染性疾病, 有些传染病例如炭疽、 结核和布氏杆菌病等,还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所以,剖检前,术者既要防止环境污染,造成病原的扩散,又要注意自身防御,预防本身的直接感染;既要注意剖检过程中所用器械的选择及准备,又要考虑到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种种意外的情况。 只有在剖检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剖检工作的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目的。一般来讲,在进行剖检前应注意做好如下工作。 1.调查病史,做到心中有数。对死于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动物,应先调查病畜所在地的疾病流行情况,死畜生前的病史, 其中包括发病的时间、临床症状、化验结果和诊治情况等,以便形成一个初步的印象,把握剖检时的重点。 更重要的是通过调查,使我们能更好的确定剖检的方式 ( 是局部的还是系统的等) ;能否进行剖检 ( 尚若怀疑是人畜共患的烈性传染病如炭疽等,不仅禁止剖检, 而且被其污染的环境或与其接触的器具、用品等,均应严格地彻底消毒) 。2. 剖检的时间总体来说,已确定剖检的尸体,其剖检的时间愈早愈好。一般在动物死亡后的3~24h 内进行为宜,不可过迟,否则会因动物死后发生的腐败和自溶而失去剖检的意义。另外,剖检的时间最好在白天,因为在灯光下剖检时,一些病变的颜色往往不易辨认,容易造成误诊。3. 剖检的地点选择剖检时 (特别是对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尸体) ,为了便于消毒和防止病原扩散, 一般在病理解剖室或室内进行为好。如果条件不许可,也可在室外进行。在室外剖检时,以选择距房宿、厩舍、畜群、道路和水源较远, 地势较高而且较干燥的偏僻的地点为宜。在选择好即将进行剖检的场地一旁,常常先挖好两米左右的深坑( 或就地利用枯井、土坑等) ,坑内撒一层生石灰。在准备进行剖检的地面上,最好铺上旧席子、塑料布或其他代用品,以便在其上剖检,借以减少环境污染的机会, 这样还有利于对尸体及周围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消毒处理。4. 尸体的运输尸体一般多是用车辆搬运至剖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