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畏研吾知美术馆分析

畏研吾知美术馆分析_第1页
1/6
畏研吾知美术馆分析_第2页
2/6
畏研吾知美术馆分析_第3页
3/6
v1.0 可编辑可修改1 “知美术馆 ”并非一个隈研吾设计思想的典型作品, 但透过“知美术馆”可以大致分析出隈研吾对于”东方空间”及流线关系的一贯处理手法, 具有学习参考价值.以下是对“知美术馆”的图解分析:1. 内部空间与流线关系-1 至 2 层流线环绕灰色梯形中庭设置 , 楼梯与坡道结合 , 形成曲折3 层流线以折线形坡道悬挑于水面之上 , 形成半封闭的水院与半主展厅位于 -1层, 但参观者进入-1层展厅后需原路返回才能向上进入其他楼层, 是流线设计中垂直交通参观流线二层景观水池中庭中庭中庭一层平面三层平面二层平面负一层平面v1.0 可编辑可修改2 与酒店合用上空中庭展厅入口三层展厅负一层展厅一层景观水池咖啡厅由环绕中庭的坡道到达二层空间,三层的流线并未重复之前的环绕式路径,而改为延续之前的流线方向,回身一转,形成一个V 字形折线坡道,由坡道围合而成空间的展开与收放v1.0 可编辑可修改3 流线与空间关系小结:整体处理手法以踏步、折线形坡道串联各功能空间为主,同时植入中庭、半透明室外景观,跟他设计的中国美院美术馆以及其他“竹屋”手法相同,内部空间步移景异,富有趣味性,深得东方江南园林精髓,将园林的处理手法融入建筑空间设计,同时流线清晰, 功能关系明确, 但进入二三层的需由负一层原路返回才能进入,流线设计不够流畅,此为此方案比较失败的地方。美术馆总建筑面积2500 平方米,目测展厅面积不超过1/3 ,且大部分展厅面积位于负一层,作为美术馆真实目的性空间反而让人身处地下,带给人一种不是很愿意长时间驻留的感觉,而景观良好的一层为入口交通空间和咖啡厅,二层为纯体验性空间,顶层除去坡道后仅剩一个小展厅,使得人们对于建筑本身的体验感远大于展览本身,建筑本身不仅作为一个容器,也展览着自己。 但笔者认为这种以排挤目的性空间的方式强调建筑体验感,用力过猛,反而使得建筑失去了作为一个服务性的目的的核心价值所在。2. 形体处理与细部构造坡道与中庭形成“看”与“被看”的关系,使参观者在一个开放流动的空间中成为彼此眼中的风景,实现互动入口由栈道切入,将展厅与咖啡厅独立开来,二层建筑顶板、漂浮于水面上的栈道和挂瓦帘幕共同形成入口灰空间——消隐的墙体边界,无边际水池倒影建筑和室外v1.0 可编辑可修改4 朝外的立面由外表皮包裹的盒子式处理为主,由一层的入口、 展厅、 咖啡厅形成一个盒子,三层展厅及坡道形成一盒子,二层退后的玻璃幕墙形成连...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畏研吾知美术馆分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