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显影后铜面上留残渣: 原 因 分 析 处 理 方 法 1:显影不足 *按资料确定显影的参数 2:显影后曝于白光 *有干膜的基板应在黄色照明下操作、目检及修补 3:重氮底片上暗区之遮光不够 *检查重氮片上暗区遮光密度,线路边缘之清晰度,一旦不足时则更换重氮底片 4:板边已曝光之干膜崩落显影液中再附在板面上 *在板面最外缘处加未曝光之边,使在显影时能洗掉而露铜且又可当成辅助阳极用 5:显影后水洗不足 *检查喷嘴有否被堵,并维持最低的水压 12PSI *加强水冲洗 6:显影液喷嘴被堵 *要定时检查显影系统喷嘴情形 7:图像上有修板液或污物 *修板时戴纱手套,并注意不要使修板液污染线路图像 8:压膜温度太高 *检查压膜压辘温度,按资料调整 9:显影液太旧 *按资料确定更换太旧的显影液 10:显影液缸及水缸被污染 *定期保养显影液缸及水缸 11:磨板磨辘号数不对,磨痕太深 *磨板磨辘号数一般选用 320~600 号 12:压膜至显影之间停放时间太长 *不要超过 24 小时 2、干膜起皱 原 因 对 策 1:两热压辊轴向不平行,使干膜受压不均匀 调整两个热压辊,使之轴向平行 2:干膜太粘 熟练操作,放板时多加小心 3:贴膜温度太高 调整贴膜温度至正常范围内 4:贴膜前板太热 板预热温度不宜太高 3、盖孔效果不良 原 因 对 策 1:通孔孔口周围有毛头,致使压膜不良 *钻孔检查是否毛头太多,加强去毛头 *镀铜液中固体粒子太多,加强过滤 2:压膜温度较高,压膜压力太大 *按资料确定压膜温度和压膜压力 3:压膜时通孔中有水汽 *压膜前板子要加强吹干赶走水汽 4:干膜厚度不够 *增加干膜厚度 5:重氮底片上明区有缺点附着,如:缺口、毛头、污点、垃圾等等 *检查及修补,太差时则更换重氮底片 6:曝光台上有缺点附着,如:缺口、污点、垃圾等等 *检查及加强清洁曝光台 7:曝光能量偏低 *按资料确定曝光能量 8:显影过度 *按资料确定的参数 9:显影喷嘴压力太大 *按资料确定显影的药水压力大小及水洗压力大小 10:曝光前保护膜(Mylar)被撕起或曝光后保护膜(Mylar)被过早撕起 *避免保护膜(Mylar)被撕起现象 4、线路变幼或曝光区干膜显影时不易冲洗掉 原 因 对 策 1:曝光过度 *用 21 格曝光尺按资料正确曝光 2:重氮底片上暗区之遮光不够 *检查重氮底片上暗区遮光密度,线路边缘之清晰度,一旦不足时则更换重氮底片 3:曝光前抽真空程度不够 *检查曝光前抽真空度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