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一时间救护”--广东能领跑吗?

“第一时间救护”--广东能领跑吗?_第1页
1/5
“第一时间救护”--广东能领跑吗?_第2页
2/5
“第一时间救护”--广东能领跑吗?_第3页
3/5
关键是现有联动机制的突破;组建专职现场急救队迫在眉睫 “如果不是你们及时抢救,我儿子的脊椎可能断了,就会终生残废!”本月 14 日,“3·5”深圳一电梯安装工程井棚架坍塌事件中一位受重伤工人的父亲来到深圳公安消防特 勤一中队,拉住抢救出他儿子的消防员千恩万谢。“这得益于我们刚掌握的现场医疗急救技术。”中队指导员周志功说。 坍塌发生后,消防特勤队员搜索发现有两名生者埋在脚手架堆里,如果等搬开这些脚手架再施救,伤者可能因延时保不住性命。他们立即展开“第一时间救护”:运用学到的现场急救知识,先固定住伤者的腰椎和颈椎,再以“一点吊”法将伤者从脚手架堆里吊了出来,马上送往医院手术。 原来,深圳消防特勤大队每个特勤消防员都有一张深圳市急救医疗中心颁发的《现场医疗急救消防员救护证》,这也是全国公安消防部队首批医疗急救证,有了急救证,消防员可以进行紧急医疗救护。 将现场医疗急救技术运用到消防抢险救援中,广东消防走在了全国前面。但广东消防能否成为国内“第一时间救护”的真正领跑者,有待现有联动机制的突破。 图:深圳“3·5”垮塌事件中,深圳消防特勤队员运用所学医疗现场急救技术,将两名重伤者救出,并成功保住了脊椎冷雪冰 曾子斌摄 ■意识觉醒 不懂“第一时间救护” “马口大火”代价惨重 “如果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恰当救护,他们就不至于离我们而去。”广东消防博物馆筹建办副主任乔景山在寻访亡故的救火英雄事迹时,不无感叹。 1960 年,广东英德马口造纸厂突发大火。当时驰救的广东公安武警韶关支队四中队警士苏满基与另外一名战士当场牺牲。但是,这场大火最后的惨重代价却是 19 条生命的罹难。 如今健在的该中队副中队长古桂雄回忆起当年情形时说,现场出现人员伤亡后,没有人懂得做及时救护,厂里只好派出一辆大货车拉上所有伤员;这辆车也没有走最近一条路直送县医院,而是绕道中队,把同车的几位轻伤和未伤者放下后,才直奔医院的。送到县医院后,却发现医院也没有救护烧伤的医疗设备,无奈转送广州。 “马口大火”折射出的是,在新中国消防史上,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处于对“第一时间救护”的无意识状态。时过境迁,在消防实力日益增强和老百姓对消防部门要求日渐提高的今天,改变过去那种无意识状态,十分迫切。 ■现代观念 要救出人更要救活人 深圳特勤首获救护证 “消防员是第一批到达事故现场的救援人员;过去,我们只能将人从危险境地抬出来,再等医疗人员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一时间救护”--广东能领跑吗?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