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发展教育事业,破解“三农”问题——浅析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路径在当前形势下, 我国的“三农”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农业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部分农村的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困扰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突出难题,同时也成为影响和谐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依旧是和谐社会的危言警语。因此,解决“三农”问题,自然就成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任务。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更多的相关问题才可以迎刃而解。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建构“和谐”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命题。中国历史上最早关于“和谐”一词出自《左传· 襄》:“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 意谓八年的时间里,国家发展像一曲美妙的乐曲,和谐动听。而“和为贵”、“和合为一”、“和睦相处”、“天时、地利、人和”等至理名言也都包涵了“和谐”的重要思想。和谐社会是人们所共同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是社会发展的最为理想的状态。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作为一种生活理想和价值追求,始终是人类社会所孜孜以求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在本世纪的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已经成为我们奋斗的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个理想目标,就必须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而建设现代农业,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则是实现这个目标的一项关键性的重大任务。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胡锦涛总书记对和谐社会的特征做出了简要的概括和论述,他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个人认为,社会和谐是一种全面的、系统的、持续的、发展的和谐,是一切和谐的基础,是社会系统内各种持续的、发展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协调运作、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和谐社会是一种美好社会的生活理想与价值追求,是一个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和逐渐提升的发展过程,也是一种前进的、 螺旋式上升的社会形态。二、构建和谐社会对教育发展的现实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党和政府在新的历史时期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构建以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诚信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