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如何理解景深] 如何理解焦距长景深小 不少人买单反都是为拍出那种「背景朦朦胧胧」,感觉很专业的相片。在摄影中,我们称这清楚和朦胧的关系为「景深」。控制景深在摄影中是门高深的学问,虽然在日常拍摄时我们无须精确计算景深,但为了令操作更得心应手,我们在这里会讲解一下如何理解景深的基本原理及操作。 如何理解景深:景深的概念 什么是景深? 所谓「景深」简单来说,就是在相机完成对焦时,景物在感光元件上的清楚、锐利范围(也就是上图前后点前清楚的范围)。景深的深浅主要取决于以下元素: 1.感光元件大小 2.光圈大小 第 1 页 共 12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3.镜头焦距长短 4.摄影距离的远近 除此以外,一张相片的打印尺寸,以及我们到底是站在多远外看相片、也会影响我们对景深深浅的感觉。 景深(清楚部份)范围较短,为「浅景深」 相片中清楚部份较多,为「深景深」。 景深不会一下子突然由锐利变成朦糊,而是逐渐趋向模糊的。事实上,由(中间的白色棋子)焦点开始,前面或后面的焦距已渐渐开始朦胧,只是我们的肉眼,要去到一定距离才开始察觉到有关变化。 如何理解景深:景深的控制 虽然打印尺寸和观看距离都直接影响我们肉眼对景深的感觉,但要控制景深,最重要的地方是在相机处。以下我们会介绍一下影响景深的元素: 第 2 页 共 12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 光圈方面: 光圈越大(f 值越小),景深越浅(前景/背景看上去就像化掉一样),光圈越小(f 值越大),景深越深(就是前景/背景看上去比较清楚) 大光圈 f/2.4 低光圈值,浅景深 小光圈 f/16 高光圈值,深景深 F1.8 留意后面绿色的棋子,旗盘上的洞以及右上方的白布,景深范围比较浅/窄,只是在中间的白色棋子上 F4 将光圈慢慢收细后,远景也开始慢慢清楚 F22 将光圈调到最细,后面的背景也清楚了,此为深景深 2 感光元件面积: 相机的感光元件的面积越大,模糊的效果亦愈明显。小 DC难拍出景深效果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感光元件太细所致 3 与主体距离: 第 3 页 共 12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大的光圈和被摄物距离镜头越近,将会产生较浅的景深。站在同一个地方,主体的距离越接近,也会越容易做出浅景深。 4 焦距方面: 焦距较短的镜头(广角镜)能提供较深的景深及很大的后景深,这有助我们拍摄风景照片。而焦距较长的镜头能提供较浅的景深及较大的前景深,这可以更加特显出焦点的部份,因为散景的模糊部份经己被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