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废除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废除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_第1页
1/7
废除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_第2页
2/7
废除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_第3页
3/7
废除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清末新政时期,废除科举制度对清王朝的命运乃至近代中国的社会结构、教育制度、文化传承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它一方面结束了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取士的历史,直接改变乱舞官僚体系的铨选内容和仕进渠道,引起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另一方面极大地推动了新式教育的发展,对传统文化造成巨大冲击,导致知识体系的更新和社会结构的变动,成为共和政治的铺垫。”[1]西方学者将中国的科举制度说成是四大发明之外的“第五大发明”,可见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中所起的作用,下面从三个方面试述废除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1. 废除科举制度对近代教育制度建立的影响 中国自秦以来,“百代尤行秦法政”,中央集权制度一直持续 2000多年,中央集权制度在王朝建立初期的确有整合社会资源、行政运行高效、维系社会稳定等作用,但其弊端也比较明显,其中由于其长期运行所形成的周期惯性以及体制内缺乏外部竞争压力所导致的封闭、腐朽等特性使得许多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科举制度的废除正是如此,操之过急而又未找到更为合适的选拔官员人才的替代性制度。 在清末新政的各项措施中,兴学堂、奖游学是清末新政取得明显成效的措施之一,清政府原来预期在 1901 年废除科举,而科举妨碍学堂的推进和开展是导致提前废除科举的直接原因之一,科举考试尽管在晚清尤其是在辛丑条约签订以后考试内容开始转向时务,四书五经的地位受到质疑,但四书五经仍然是考生作答、考官阅卷得分的主要参考依据,考生对于西方引进的科学技术以及经济、法律等实用学科由于考试不怎么考依然没有多大兴趣,在晚清的会试科考中,居然出现过将拿破仑解释为“拿着破烂轮子”这样的笑话,科场士子对世界名人国际局势尚且如此无知,更何况当时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平民百姓,早在1898 年京师大学堂就已经开办,1903 年清政府又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但科举的吸引力还是比新式学堂大的多,1903 年末科乡试前夕,“大学堂两馆生已纷纷赴汴乡试,两馆所存学生不过三十余人,每日功课亦不认真,徒存大学堂外观而已。设诸公乡试得意,似较学堂出身为优,想诸公必不肯再入堂肄业,以待三年卒业也。科举误人,岂浅鲜哉?”[2]结果,京师大学堂仕学、师范两馆赴开封参加顺天乡试的学生果真有7 人中举,这还不包括改用他名无法查实及返回本省参加乡试中举者。这说明科举制度所带来的巨大地位利益与其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以及新式学堂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废除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