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小学老师职业状况调查:老师职业的吸引力还在吗中小学老师职业状况调查:老师职业的吸引力还在吗 20XX 年老师节前夕,教育部公布了一组数据:20XX 年,全国普通院校师范类毕业生总计 70 万人,其中本科 51 万人、专科 19 万人;在校生 279 万人,其中本科 221 万人、专科 58 万人。 近 300 万的在校生规模,构成当前中国师范教育的主体。这些被视为人民老师后备军的人,为什么选择师范专业?他们中,又有多少人会最终走上讲台?记者的调查由此开始。 是“不温不火”还是“虚假繁荣” 6 年前,当同学们为报考哪个专业而发愁时,武博文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学科教育(音乐)专业。经过内蒙古师范大学的 6 年学习,他更加坚定了最初的选择。实习期间,每周 16 节课的工作量,在他看来却是享受。在他的影响下,淘气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很大转变,“这是从未有过的成就感”。 享受,成就感,构成了讲台对武博文的吸引,但又有多少人和武博文一样 ,是被讲台和老师职业本身的魅力所吸引呢? 每到新生入学,这个问题会出现在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调查表上。教育学院副院长吴合文透露,考虑到职业的稳定性,广阔考生、特别是女生依旧会倾向于选报师范类专业。“但是,师范专业从来不是热门专业,就是不温不火吧。”吴合文说。 从当前老师培育规模来看,每年几十万的师范毕业生,看起来数量充足,但真正到一线做老师,特别是成为有编有岗的老师的比例很小,有不少院校甚至低于 10%,有观点认为,老师培育存在“虚假繁荣”。 然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教育讨论所所长李琼对此并不认同:“当前,社会对老师的总体需求数量在减少,对老师的高质量要求在提高,而老师编制趋于饱和,老师队伍存在突出的供求结构性矛盾。” 普通院校的培育量超过师范院校 清华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北京大学无机化学、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今年 5 月,人大附中公布的一份老师招聘公示名单上,16 名拟聘用者的来源无一是师范类专业和高校。无独有偶,记者了解到,近两年北京的另一所中学招聘的 76 人当中,有 50 多人为非师范专业毕业。非师范毕业生与师范毕业生“抢饭碗”的情况逐渐增多。 吴合文认为,在提倡素养教育的当下,拥有法学、经济学、物理学等专业背景的毕业生有着独特优势,他们具有更为开阔的专业思维,更吸引用人单位。 除了正在降低的师范毕业生的从教比例以外,以往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