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阶段性工作总结【篇一】课题研究阶段性工作总结近年来,我校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遵循素质教育的规律, 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及时而广泛地开展了 “农村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实验活动,经过近一年来的研究和实践,已初步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 现代教育观念的确立、 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 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等已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和追求目标。过去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法已失去了它的市场, 一个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教风与学风正在进行,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激发,自主学习的时空渐趋拓宽,同时,学生的个性特长也得到了发展,学生素养也得到了提高。一、课题研究的目标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我们力求体现如下目标:1、全面性。素质教育第一要旨是面向全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都能受益。2、主动性。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学习的需要变为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求,变被动式的吸收为主动式的探索,使学生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3、探究性。教学中,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 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 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发展。4、合作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相互沟通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总之,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让学生在主动学习,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获取新知的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二、课题实验的管理1、建立领导机制,确立实验班级。在市教科院的亲自指导下,学校成立由校长、教导、教研组长、部分骨干教师组成的实验领导小组, 负责实验工作的管理、 指导及实施工作,并确立了实验班级和实验老师。2、加强师资培训,转变教育观念。教师是教育改革的推动者,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学实验扎实深入进行的基本保证, 加强师资培训, 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根本措施。学校组织教师学习第三次全代会精神,学习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增强教师投身教育改革的使命感, 提高教师推进素质教育的自觉性;组织教师学习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学习新的课程标准, 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促使教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