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虚词练习题 (2010.5.20)整理人:姜晓静审核人:1? 通假字梦见叔带持要而哭韩厥告赵朔趣亡而朔妇免身国人哀之,故见龟策2 ?古今异义至于成公,世有立功古义:到了〃〃今义:表示另提一事高考必考 18 个虚词。而字用法【而】(一)用作连词。 1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鳞之穴无可寄者(《劝学》2. 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接着“,或不译。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 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廉林传》)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吾尝跋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7.表示因果关系,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8.表示目的关系,纟曼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而母婢也(《鲁仲连义不帝秦》)(三)通妆『 I 好像,如同。军惊而坏都舍。(《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非苟去而已,所止必成名。(《范蠡》)【而后】才,方才。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既而】不久,一会儿。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练习1 ?梦见叔带持要而哭2?盾卜之,兆绝而后好3 ?而贾为司寇4 ?是非先君之意而妄诛5 ?臣有大事而君不闻6 ?若幸而男7?纵不能立,而忍卖之乎。8 ?召而匿之宫中。9 ?景公因韩厥之众以胁诸将而见赵孤。" 之〃字用法?用作代词, 又分几种情况: (- )可以代人、 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 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若能以吴、 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赤壁之战》)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