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法》心得体会2024 年 11 月 8 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共 9 章 85 条,将从 2025 年 6 月 1 日,也就是明年的六一儿童节开始施行。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关系到亿万儿童健康成长。制定学前教育法,对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具有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党和国家为支持学前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学前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府不断加大公办幼儿园的建设,加强对普惠性幼儿园的扶持,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逐渐改变着社会对学前教育的看法,而学前教育法从立法层面明确学前教育的价值和地位,更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如“强心剂”一般,将进一步增进全社会对学前教育的关注和重视,推进学前教育事业科学规范发展。通过学习《学前教育法》,我有几点深刻的感受:一是充分尊重民意。立法过程中广泛向全社会征集意见,我和我所在幼儿园的家长都参与过座谈,广大教师、家长、社会各界人士也积极提出意见建议,将立法融入更多民意,彰显了我国的制度优势,再次证明了国家立法本质上是民众意志的表达。二是凸显儿童中心。法律专设“学前儿童”一章,坚持最有利于学前儿童的原则,围绕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做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为我们在一线工作指明了方向,有利于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更系统、完整地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实施科学的保育教育。三是强化教师保障。法律明确了幼儿园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在工资福利、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用)等方面的规定。这也是我们广大幼教工作者多年的期盼,随着幼儿园教师待遇的提高、地位的增强,工作动力和效率必将会随之增强,为建设更专业、更优质的学前教育注入澎湃动力。四是强调民生关怀。多年来,广大家长对就近入园、提质降费一直有着强烈的诉求,学前教育法强调促进适龄幼儿方便就近入园,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为家庭经济困难幼儿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提供资助,回应了人民群众的关切。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任务下,在从“有园上”到“上好园”的新需求下,我们将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出努力,推动学前教育法落地落实。第一,坚持科学办园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保育教育相结合,将尊重、关爱、保护儿童融入保育教育全过程,切实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让幼儿在快乐的生活中、高质量的游戏活动中获得身心健康发展。第二,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