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心得体会今年 9 月 22 日是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习近平指出,今年,我们克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不利影响,实现夏粮增产、早稻稳产,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习近平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切实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希望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都积极行动起来,一步一个脚印,把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奠定基础。新中国成立 75 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业强国建设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迈出坚实步伐。在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强调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可感可及、得到实惠”,八个字说到了农民心坎里。中国农民丰收节,已成为亿万农民群众喜爱的新节日。各地因地制宜、节俭热烈地展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场景,农民的节日成为全国人民共同参与的“丰收季”。可感可及、得到实惠来自农业增效益。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须臾难离。当前农民群众关心的是扎实做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工作,落实好农村土地承包法要求,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给农民群众吃下一颗“定心丸”,也给农业增效益打下坚实基础。1可感可及、得到实惠来自农民增收入。各地大力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支持农民外出务工、加快三产融合发展,广辟增收门路,多措并举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让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好,农业科技是利器。藏粮于技能让农业激发新产能,也让农民不断拓宽致富路。可感可及、得到实惠来自农村增活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需要积累点滴之功,不断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持续推进农村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