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心得体会2023 年 7 月 19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重磅文件。针对一段时间以来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反馈较多的问题,《意见》提出了 7 方面共 31 条举措,并对企业关切的营商环境、政策支持、监管导向、法治保障、舆论氛围等问题,给出了制度化安排和明确指导意见。文件强调,民营经济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这一定位将民营企业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任务直接关联,与高质量这一首要任务直接关联,凸显了民营经济重要地位。据统计,截至 5 月底,全国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超过 1.18 亿户,民营企业数量超过 5000 万户,占企业总量超过 92%。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就业、财政税收、科技创新等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高质量发展对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社会上对民营经济有一些不正确的议论。对此,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不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破除所有制问题上的传统观念束缚,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打开了大门。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提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大政方针进一步确定下来。1/3新时代,我国民营企业数量翻了两番,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