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双碳”目标心得体会“双碳”,即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碳达峰是指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达峰目标包括达峰年份和峰值。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一般指一年)人为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树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碳达峰与碳中和紧密相连,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达峰时间的早晚和峰值的高低直接影响碳中和实现的时长和实现的难度;而后者是对前者的紧约束,要求达峰行动方案必须要在实现碳中和的引领下制定。我国力争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战略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快降低碳排放步伐,有利于引导绿色技术创新,提高产业和经济的全球竞争力。中国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努力兼顾经济发展和绿色转型同步进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绿色低碳和节能减排摆在突出位置,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我国正在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绿色答卷。从工厂到乡村,从生产到生活,如今的中国,绿色变革正在全面展开。在湖北孝感的红畈村,村民屋顶上铺满了光伏板,村委会门口建成了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村道边换上了光伏路灯,绿色电能正在让这1/3个小乡村成为“零碳村”。在江苏泰州,这个全新升级的智慧生态平台,将 30 多家企业的用能数据打通整合、精准分析、高效优化,每年可减少碳排放数十万吨。从我国首个海上碳封存示范工程,到亚洲最大火电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项目,再到全国最长的二氧化碳输送管道,今年以来,一系列与降碳相关的大项目相继投产,我国“降碳”工作稳步推进。2020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布,中国将力争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双碳”工作。他强调,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总书记的国内考察,都高度重视“双碳”工作,指出坚持绿色发展是必由之路,并要求要在推进全面绿色转型中实现新突破。围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