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9课《宝岛台湾》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了解台湾的地理概况、历史、风俗。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台湾早日回归的情感。知识与技能:知道台湾的美丽与富饶是千百年来人们辛勤开发、经营的结果。行为与习惯:知道台湾与祖国大陆同祖同源,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盼望台湾早日回归,对台湾小朋友定“寄语”。过程与方法:通过不同途径了解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台湾问题的解决,两岸人民渴望统一,能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台湾回归的渴望之情。教学重点:台湾与祖国大陆同祖同源,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学难点:表达自己盼望台湾早日回归的情感。教具准备:1、歌曲《阿里山的姑娘》2、中国地图3、课件(台湾物产和风光的图片及文字资料)课前准备:学生搜集台湾的地理、历史、景色,风俗习惯等有关资料或图片。教法、学法讲读法交流合作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vcd《阿里山的姑娘》,欣赏台湾物产和风光的图片2、师出示中国地图,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谁能在中国地图找到台湾岛?3、生到前边地图上找出台湾岛,并说出台湾岛的位置。师小结:俯视中国大地,在祖国东南辽阔的大地上,这座形状似芭蕉叶的岛屿,显得格外翠绿,就是祖国的宝岛台湾。设计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二活动一:走进美丽、富饶的宝岛——台湾1、学生根据收集到台湾的资料及自己的了解,小组合作、交流。2、代表发言、全班交流。3、学生齐读教材后教师介绍: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它与大陆之间夹着一条狭长的水道,那就是台湾海峡。台湾海峡像走廊一样,连通着东海和南海,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远古时代,台湾岛与祖国大陆相连,后来因地壳运动,相连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峡,台湾岛才与祖国大陆分离。台湾地区包括台湾岛及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岛、绿岛、蓝屿等几十座岛屿。4、出示课件:有关介绍台湾物产和风光的图片及文字资料。5、师说出台湾的别称(米仓,东方糖库,水果之乡,森林之海,东南盐库,兰花王国,蝴蝶王国,珊瑚王国,鱼仓等。)思考台湾为什么有这些别称?从这些别称中想象台湾是一个怎样的地方?6师:大家知道的可真多,台湾的美丽富饶与人们的辛勤开发是分不开的。早在一千七百年前,人们就对宝岛台湾进行了开发,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种,细心经营,所以这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我国的宝岛。设计理念:培养学生利用搜集的资料解决问题,拓展课程资源。通过图片资料,使学生对台湾有更深的感性认识。渗透德育,让学生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台湾的情感。三、活动二:根脉相连,两岸情深1、师: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心相系,脉相连。﹙1﹚台湾在中国史籍中的记载。﹙2﹚郑成功收复台湾。﹙3﹚两岸人民齐抗日。﹙4﹚海峡两岸18小时生命接力。2、师:祖国大陆和台湾在饮食文化、节日风俗、语言文字、历史渊源、传统文化等方面有共同之处?你从中又有什么体会?3、学生自由发言,谈体会。(1)速冻的食品中台湾有汤圆,快餐食品中台湾的方便面。台湾风味餐馆中的台湾菜。(2)人们也过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3)说的是汉语,用的是汉字。(4)台湾故宫,孔子庙。﹙5﹚台湾民居属于中国住宅建筑风格。4、师:祖国大陆和台湾根脉相连,两岸情深。四、活动三:心系台湾盼回归1.课件出示余光中的诗《乡愁》,学生先读,再说感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思念故土的情怀和两岸同胞盼望团聚的心愿。2.近几年来两岸人民盼统一的事例。(1)2003年12月,温总理在美国纽约接见华侨华人代表说;这一湾浅浅的海峡,确实是最大的国殇、最深的乡愁!(2)台湾律师吕传胜到福建祭祖。礼物上写着“炎黄子孙,永不忘祖”八个大字。(3)胡锦涛总书记与国民党主席连战会谈。(4)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5)央视“海峡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