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水县招标投标工作简报第7期(总第46期)响水县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2011年8月5日【工作回顾】7月份,全县进场交易项目计14个,建筑面积15.7066万平方米,中标金额25501.75万元,节约资金2285.11万元,下浮率8.22%。使用公有资金项目11个,中标金额6902.24万元,节约资金1273.13万元,下浮率15.57%。其中建设工程项目5个,建筑面积2.07万平方米,中标金额6626.56万元,节约资金1222.90万元,下浮率15.58%;市政工程项目2个,中标金额236.29万元,节约资金39.24万元,下浮率14.24%;政府采购项目4个,中标金额39.39万元,节约资金10.98万元,下浮率21.8%(详见附表)【工作动态】住建部召开全国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电视电话会议7月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全国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电视电话会议,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要求,总结各地建筑市场监管工作经验,研究部署近期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重点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姜伟新对会议作出重要指示,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郭允冲出席会议并讲话。1会上,郭允冲强调,在总结、肯定建筑市场监管工作的同时,要清醒认识到目前建筑市场还存在不少问题。质量安全是工程建设的核心和首要问题。建筑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不仅扰乱了建筑市场秩序,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工程质量安全。各地要深刻认识建筑市场存在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严肃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建筑市场中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为维护“依法诚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秩序和完善“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作出贡献。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法规建设,严格行政执法;二是加强动态监管,加大清出力度;三是落实主体责任,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四是改进市场监管方式,促进市场统一开放;五是推进诚信体系,加快监管信息化建设;六是加强行业引导,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摘自《中国建设报》记者曹莉钱厚琦)【工作研究】政府采购项目流标现象成因及对策与思考流标是政府采购招投标项目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所谓流标,是指政府采购活动中,由于有效投标人不足三家或对招标采购文件实质性响应的不足三家,而不得不重新组织招标或采取其他方式进行采购的现象。流标,实际上就是招标失败。在一些县级欠发达地区政府采购活动中,流标现象时有发生,一旦遇到不仅费时误事,增加采购成本,降低工作效2率,而且影响政府采购的声誉和形象。为此,认真分析寻求治理流标对策显得尤为必要。笔者以为流标的成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门槛高。即采购文件中对投标人资格条件要求过高,一些标的额并不大、技术要求并不复杂的采购项目,采购人往往对投标人或供应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要求投标人必须要携带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且要原件,有的公司同时多处投标,原件只有一份,分身无术,只好用复印件加盖公章,结果资格审查不过关而被取消投标资格,导致有效投标人不足三家;有的十几万元预算的小项目,采购人动辄要求投标人注册资本几百万甚至上千万,致使经营规模不大的供应商因资本不“雄厚”而无法参与竞争;有的采购人担心中标人的履约能力,不顾法律规定和要求,固执己见执意提高履约保证金的额度,致使有的经销商不愿意资金大量积压而放弃投标;还有的采购人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性能“信心”不足,动辄要求产品须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3C认证、安全、环保认证等等,结果吓跑了投标人。凡此种种,结果导致小的供应商因资格不够、财力不足、实力不济而望“标”兴叹,经营规模稍大的供应商又由于项目的标的额不大而对投标不感兴趣,结果是:高不成,低不就,想做的进不来,符合条件的又不愿参加,最终导致有效投标人不足三家而流标。3二是指定品牌。财政部18号令《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21条明确规定:“招标文件不得要求或者标明特定的投标人或者产品,以及含有倾向性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的其他内容。”可是有些采购单位的领导对某些产品是情有独钟,买电脑非联想的不要,装空调必须是格力的,机械产品就要某个品牌或者是某公司生产的,这样就使得采购的货物或者服务往往指定品牌或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