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的转化艺术摘要: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运用多种教育手段,给他们以正确的教育,那么,他们的心弦定能被拨动,他们心灵深处闪现的上进火化,定能燃成熊熊的青春之火。关键词:后进生;转化艺术;班主任众所周知,后进生的教育和管理历来都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是影响班集体和谐建设的关键所在,也是影响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至关重要的环节。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温暖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那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呢?下面谈几点自己的体会:1.要有爱心、耐心和积极正确的态度所谓后进生,一般指在班级中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他们常常表现为思想觉悟低,不遵守纪律,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作为老师,如果能够把阴沉的脸变得晴朗一些,多给他们安慰和关怀,鼓励他们扬起学习的风帆,动之以情。批评教育,注意“艺术”性,“爱”字当头,做到良药不苦口,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这方面,我深有体会。我曾经带过几十个非常调皮的学生,门门功课,每次考试都是二三十分。对于老师的批评教育也已经具有良好的“抗药性”。对此,我采取的措施就是改变态度。最终得到良好的效果,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总之,改变我们的教学态度,走进学生,相信再坚硬的冰也会融化。因此,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中,光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十分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坚持“五不”的教育方式: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他们之所以后进,是因为家庭的不良影响、学校教育的失误、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所造成的。如果班主任能在较长的时间里,运用多种教育手段,给他们以正确的教育,那么,他们的心弦定能被拨动,他们心灵深处闪现的上进火化,定能燃成熊熊的青春之火。如果班主任没有爱心和耐心,一两次的说教学生无动于衷就置之不理,甚至不让其跟班学习,这就会大大刺伤学生的上进心,激化师生之间的矛盾,不利于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不利于后进生的发展,不利于班集体的整体推进。2.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后进生之所以后进,有很多原因,大致可以这么归类:①智商确实低下的,属于真差生。②智商正常,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低下的,属于假后进生。对于前者,只要引导其尽量学,不能强制其结果,但是要保证他不学坏,能听话就好。对于后者,功夫可要多花好几倍。教师首先要端正其态度,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可采取家访,家校联系,课余补课等方法,辅导其进步。如果是厌学的学生,要多做做家长工作,请家长多配合,并与老师一起查出厌学的原因。3.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帮其树立信心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教师应当以平等的态度尊重、信任后进生,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后进生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虽套有一层硬壳,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关键是这时教师能否放下架子走到他们中间去,接受他们的考验--对他们不嫌弃、不厌烦、不冷淡、不拿班主任的架子,而是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相帮,真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最可信赖的朋友。他们一旦信赖你了,你的话他们才能听得进去,你的教育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教师要花功夫、下力气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后进生通过努力取得成绩时既要立即肯定,又要提出新的目标。在班级工作中不要把所有后进生排除在外,可有意安排一些适合他们干的工作,更可以让一些取得进步的后进生介绍经验,发挥作用,让他们看到希望,激发进步的内在潜力,确立起不断进步的信心。4.在学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