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房地产财宝效应的行为金融学分析 [摘要]本文试图从行为金融学的预期理论、财宝幻觉、过度反应和从众心理角度,对我国房地产财宝效应进行解释,希望能给理论讨论者、投资者带来新的启发。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财宝效应行为金融学 消费函数理论从角度解释了房地产、股票等财宝与消费的关系。然而,很多经济现象无法仅仅从经济学自身角度得到解释,比如房价上涨往往得不到基本经济面的支持,股价上涨严重脱离公司价值。行为金融学将、决策科学与金融学、古典经济学结合起来分析金融市场,克服了传统经济学讨论方法的一些弊端。行为金融学能够很好的从消费者主观因素和心理因素,对房价变动影响消费的财宝效应进行解释。 一、预期理论 与理性人假说不同,西蒙(Simon,1955)认识到人类理性的有限性和推断决策的主观偏差。基于此,特沃斯基(Tversky)和卡尼曼(Kahneman,1979)对冯.诺依曼(VonNeuman)和摩根斯特恩(Morgenstern,1944)年提出的期望效用理论进行了修改,提出新的决策理论预期理论。预期理论用值函数 v(x)和决策权重函数 π(p)代替了期望效用理论中的效用函数 u(x)和概率 P。 期望效用理论的最优决策函数为: maxE(A) S.T.E(A)=ΣPiU(xi)(1) 预期理论的最优决策函数为: maxE(A) S.TE(A)=Σπ(Pi)v(xi)(2) 式(1),(2)中,E(A)为效用值; u(x)为效用函数,P 为概率; v(x)是决策者对 x 的心理效用函数; π(p)是决策者对客观概率的权重函数;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值函数 v(x)的特征在于,在获利区值函数为凹函数,即当 x0,v″(x)≤0;在损失区值函数为凸函数,即 x<0,v″(x)≥0。值函数如图 1。 值函数的特征解释了房地产价格变动正负效应对消费、国民经济的影响。消费的增加或减少不完全取决于当期财 富价值,还取决于对未来财宝增加的预期。当房地产价格持续上升时,人们基于过去价格的上涨产生房价进一步上涨的预期,未来收益的增加将刺激现期消费支出的增加。而房价下跌会加重他们的悲观情绪,从而减少当期消费。预期理论的值函数特征更能解释房地产价格上涨和下跌对消费的不同影响,即房价上涨的正财宝效应小于房价下跌的负财宝效应。特沃斯基(Tversky)和卡尼曼(Kahneman)把房价正负财宝效应的非对称性归因于,人们对于亏损的沮丧程度往往超过同等盈利带来的欢乐。 二、财宝幻觉和影子财宝 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IrvingFisher,1928)提出货币幻觉,指出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作出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