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ord 文档酸雨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1、酸雨的形成原因1.1 酸雨的发现随着工业革命带来了科技的急速发展,能源的消耗日益增加, 这些能源主要来自是煤, 进而导致燃煤数量的日益猛增,但煤中含有杂质硫, 在燃烧煤的过程中将排放酸性气体2SO ;同时燃烧产生的高温还能促使助燃的空气发生部分化学变化,促使氧气与氮气化合, 也排放酸性气体xNO 。这些酸性氧化物在高空中被雨雪冲刷,溶解从而形成酸雨。1872 年英国科学家史密斯分析了伦顿市雨水成份,发现它呈酸性,且农村雨水中含碳酸铵,酸性不大;郊区雨水含硫酸铵,略呈酸性;市区雨水含硫酸或酸性的硫酸盐,呈酸性。 于是史密斯首先在他的著作《空气和降雨:化学气候学的开端》中提出“酸雨”的概念。酸雨只是酸沉降中的一种,酸沉降是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通过降水,如雨、雪、雾、冰雹等迁移到地表, 或酸性物质在气流的作用下直接迁移到地表的过程,前者为湿沉降,后者为干沉降。1.2 酸雨的形成原因酸雨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的现象。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 无机酸中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从而形成硫酸型酸雨和硝酸型酸雨两种。工业生产、 民用生活燃烧煤炭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燃烧油以及汽车尾气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 经过“云成雨过程 ”,即水气凝结在硫酸根、 硝酸根等凝结核上, 发生液相氧化反应, 形成硫酸雨滴和硝酸雨滴; 又经过 “云下冲刷过程”,即含酸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合并吸附、冲刷其他含酸雨滴和含酸气体,形成较大雨滴,最后降落在地面上,形成了酸雨,我国的酸雨是硫酸型酸雨。酸雨的形成分为以下几个过程:1.由污染源排放的气态2SO 、XNO 经气相反应生成42SOH、3HNO 或硫酸盐、硝酸盐气溶胶;2.云形成时,24SO和3NO 的气溶胶粒子以凝结核的形式进入降水;3.云滴吸收了2SO 、XNO气体,在水相氧化形成24SO和3NO ; 4.云滴成为雨滴,降落时吸收了含有24SO和3NO 的气溶胶;5.雨滴下降时吸收2SO 、XNO,再在水相中转化成24SO和3NO 。氮氧化物以及硫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酸性氧化物,在国外酸雨中硫酸和. Word 文档硝酸之比约为2∶1,而我国降水中硫酸和硝酸之比约10:1。这说明,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硫造成的。这与两区能源结构的差别有关: 美国加强风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同时减少煤、油、天然气的使用,使其大气中含硫的氧化物较少; 然而中国的在风能、 太阳能、 风能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