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高三年级历史学科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 2011.4 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 120 分钟,试卷满分150 分。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所有答题必须填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学校、准考证号和姓名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60 分)1.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与布罗代尔这段话意思相近的是A. 研究历史为了“究天人之际” B.研究历史为了探索逝去的文明C.“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D.“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2.炎黄传说是 A. 早期先民创世的历史 B. 华夏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C.早期先民创世的英雄事迹 D.华夏族形成和发展的集体记忆3. 古代中国第一次“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的领导人是A. 陈胜、吴广 B.曹操、孙权 C. 郑成功 D. 洪秀全4. 布衣将相之局基本结束了“世袭贵族主宰政治的时代”。这个时代是指A. 夏、商 B.商、周 C.西周以前 D.秦末以前5. 显示皇权出现增强趋势的中枢机构是 A. 军机处 B.三省六部 C.内阁 D.宣政院6. 1886年青年李恩富出版了一本名为When I Was a Boy in China的书。书中回忆他少年求学的往事:“实际上, 当时几乎没有哪家的父母愿意把自己的儿子送到2 / 9 一个远得他们根本不知道的什么地方的国家,而且时间是如此之长。更主要的是,那个国家据传说住的是一些尚未开化的野蛮人。”那个国家是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俄国7. 19世纪末影响最大的一份维新报刊是 A. 《万国公报》 B. 《时务报》 C.《申报》 D.《新民丛报》8. 关于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内容,准确的说法是 A. 陈独秀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B.胡适发表《文学革命论》C.文学革命的意义在于普及新思想 D.文学革命的意义在于推广新诗歌9. 梁启超在他的一本书中写道:“近五年来, 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感觉不足而采取行动是在A.18 世纪 90 年代 B.19世纪 90 年代C.1901-1912 年 D. 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