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2011年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工作要点2011年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一年,安监工作将面临新的考验,我们将加大监察检查力度、树立为企业服务意识与工作创新相结合的思路,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指导思想紧紧围绕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2011年全省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工作要点》,全面推进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推广非煤矿山先进适用技术、深化反“三违”专项整治活动,努力实现本质安全。二、总体要求和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突出企业主体责任,强化以尾矿库为重点的隐患排查治理,狠抓企业标准化建设,在解决影响和制约安全生产的重点难点问题上狠下功夫,遏制较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实现全市非煤矿山(冶金建材)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整体提高,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1.非煤矿山生产企业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比上年下降5%以上,有效遏制较大以上事故。12.70%以上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达到五级以上安全标准化水平;90%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提出安全标准化申请;大中型金属非金属矿山地下矿山、露天矿山和三等以上尾矿库全部达到安全标准化三级以上水平。3.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按期建设完成。4.三等以上尾矿库全部实现安全在线监测;已确定为重大危险源的四等尾矿库2011年10月底前完成安全监测设施的设计。5、冶金企业全部达到标准化三级以上标准。三、重点工作(一)做好事故防范,强化井工矿山、尾矿库、露天矿山的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下大力狠抓以井工矿山、尾矿库为重点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地下矿山重点排查设计和系统的缺陷,顶板管理不规范、不稳固,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提升设备设施,井下防洪、排水措施不落实,通风系统不符合规程,采空区、火工品管理不完善、制度不落实等六个方面的隐患;露天矿山重点排查伞檐和一面坡开采,边坡出现变形、滑动、浮石等迹象,排土场工艺不符合设计,人员和重要设施受威胁等四个方面的隐患;尾矿库要加大对病库的治理力度,重点排查未经验收擅自利用废弃尾矿库进行生产,超量排放、无主管单位和监管单位不明确,违规加高坝体,未按期限整改等五个2方面的隐患。加大对这类重点部位、设施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是遏制生产事故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责任、制度和内容监督企业抓好落实,建立隐患常态排查机制,对不按时上报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及排查治理走过场、不落实的企业依法严肃处理。同时,继续抓好专项整治工作,把一个矿体多个开采主体,以采代探、不同矿山地下相通,露天矿未严格按照分层开采作为重点对象。全面落实地下矿山企业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带班下井工作制度、监督和公示制度、考核奖惩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制定和执行情况。(二)制定尾矿库分类管理标准和办法,实现三等以上尾矿库在线监测去年的特大水灾,再次证明,尾矿库管理将仍然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要进一步完善尾矿库实行的“一库一档”管理方法,充实档案内容、尾矿库照片、平面图、周边环境等技术资料,创造性的制定尾矿库分类管理标准和管理办法,特别对在用、停用、废弃尾矿库要按照“分类管理,专人负责、因库施策、强化落实”的原则,狠抓落实。全年要对52座尾矿库逐一排查,不留死角。特别对12个列为重大危险源尾矿库要做好监控。按国家局要求,推行科学先进的新技术管理方法,力争在2011上半年对三等尾矿库全部实行电子在线监控管理。3对在建和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尾矿库要严加管理,对在用尾矿库安全度鉴定工作,按《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严格落实。对库区下游有居民区、工业设施及交通设施的尾矿库,指导企业必须进行尾矿坝稳定性分析,并对坝体坡度、干滩长度、安全超高、排洪设施与设计不符合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尾矿库必须彻底进行整治。(三)巩固露天采石场现场安全管理和新技术完善工作按《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对边坡角、排土场、台阶开采等规范要求抓好完善落实。继续提高露天采石场中深孔爆破开采技术的规范化实施水平。针对露天采石场中深孔爆破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