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存在问题及建议》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全社会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战略意义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二是政策配套不够。电力、煤炭、天然气等能源价格没有真实反映能源的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不利于节能减排工作;对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财政、税收、价格等政策不配套。三是指标体系有待完善。节能减排对各地的环境容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主体功能定位考虑不够;污染总量减排指标只控制了废水和废气中的一个主要因子。四是节能减排的投融渠道不畅,资金投入不足。五是节能减排监管能力建设严重滞后,影响减排效果。对策建议:一是转变模式,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国民经济体系。应从国家战略层面和全局高度进行规划、部署,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国民经济体系,完善资源节约的体制,培育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产、生活方式。二是强化节能减排监督管理。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加强电厂烟气脱硫设施运行监管,强化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和监督;严格节能减排执法监督检查,加强对重点耗能单位和污染源的日常监督检查,对违反节能环保法律法规的单位依法查处。三是完善政策,形成强有力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政策。对于形成有效竞争的能源产品采取市场定价形成机制,并建立合理的能源价格结构,促进替代能源的发展。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要从投资引导向税收调节转移,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危害健康的消费品,征收消费附加税,或者提高税率。完善相关投资政策,在投资项目选择上,应向节能环保的方向倾斜,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基本建设投资向节能环保项目的倾斜力度。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完善绿色信贷机制,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四是强化科技,提高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能力。加大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力度,推进高技术产业化的重点领域,支持科研单位、高校和企业开发高效节能减排工艺、技术和产品,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解决技术瓶颈。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产业化,实施节能减排重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及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项目,推广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节能减排技术。培育节能服务市场,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和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鼓励引导消费者使用高效节能环保产品。五是加强宣教,提高全民节能环保意识。将节能减排宣传纳入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大力弘扬“节...